审美教育与文化素养(24-25下学期)
コースカテゴリ文学院
课程的学科背景:《审美教育与文化素养》是一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开设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中西方优秀的审美教育思想,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体验、反思与批判,深入文艺的审美教育领域,培育独特的思考力与表达力,为艺术作品赋予生命,使其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从而培养一种鉴赏的、反思的、文化的、参与式的艺术体验。
主要内容: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是中西方的审美教育理论与文艺批评实践。本课程立足于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小组讨论与思考,体验与研读精选的中外文艺作品,促使学生解放思维,开阔视野,创造富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深入理解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自觉性等范畴,理解与领悟审美与批判性思维,审美与反思力,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特色与思政教育:通过这门课,学生将掌握中西方代表性的审美教育理论,提高对中外文艺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反思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审美的人生态度,增强道德品质修养,提升精神的境界,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开设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中西方优秀的审美教育思想,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体验、反思与批判,深入文艺的审美教育领域,培育独特的思考力与表达力,为艺术作品赋予生命,使其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从而培养一种鉴赏的、反思的、文化的、参与式的艺术体验。
主要内容: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是中西方的审美教育理论与文艺批评实践。本课程立足于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小组讨论与思考,体验与研读精选的中外文艺作品,促使学生解放思维,开阔视野,创造富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深入理解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自觉性等范畴,理解与领悟审美与批判性思维,审美与反思力,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特色与思政教育:通过这门课,学生将掌握中西方代表性的审美教育理论,提高对中外文艺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反思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审美的人生态度,增强道德品质修养,提升精神的境界,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教師: 刘慧姝
中国现代话剧研究(24-25下学期)
コースカテゴリ文学院
课程的学科背景:《中国现代话剧研究》是一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
开设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系统掌握20世纪中国话剧发生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形态和发展规律;阅读20世纪中国经典话剧,训练话剧阅读和舞台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和鉴赏话剧这一综合性的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学习的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培养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
主要内容:中国现代话剧主要研讨20世纪中国话剧的剧本及舞台演出,以《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屈原》《茶馆》经典剧本为中心,介绍话剧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及话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常识。
课程特色与思政教育:话剧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和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这门课,学生将掌握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概况和成就,提高对话剧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学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与考核方式:课程讲授时,除了疏理现代话剧发展脉络外,还注重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同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以课前话剧片段表演、经典剧目鉴赏分享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将课堂讲授、表演学习、现场剧评等融合为一体,构建立体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总评成绩为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作业等,其中,话剧片段表演占平时成绩的一半。
开设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系统掌握20世纪中国话剧发生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形态和发展规律;阅读20世纪中国经典话剧,训练话剧阅读和舞台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和鉴赏话剧这一综合性的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学习的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培养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
主要内容:中国现代话剧主要研讨20世纪中国话剧的剧本及舞台演出,以《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屈原》《茶馆》经典剧本为中心,介绍话剧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及话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常识。
课程特色与思政教育:话剧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和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这门课,学生将掌握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概况和成就,提高对话剧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学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与考核方式:课程讲授时,除了疏理现代话剧发展脉络外,还注重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同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以课前话剧片段表演、经典剧目鉴赏分享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将课堂讲授、表演学习、现场剧评等融合为一体,构建立体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总评成绩为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作业等,其中,话剧片段表演占平时成绩的一半。
教師: 咸立强
- Previous page
- 1(current)
- 2(current)
- 3
- 4(current)
- 5(current)
- 6(current)
- 7(current)
- 8(current)
- 9(current)
- 10(current)
- 11(current)
- 12(current)
- 13(current)
- 14(current)
- 15(current)
- 16(current)
- 17(current)
- 18(current)
- 19(current)
- 20(current)
- 21(current)
- 22(current)
- 23(current)
- 24(current)
- 25(current)
- 26(current)
- 27(current)
- 28(current)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