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理论在线开放课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为总体指导原则,通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来设置教学提纲、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观。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二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展开具体的文化批评实践。本课程主要采取线上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讲授的文化研究理论有:文化研究的定义,文化研究的缘起与发生,现代、后现代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大众文化理论与青年亚文化理论,文化研究中的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等关键词的理解,文化研究中的身体问题,文化研究与大众传媒,文化研究中的视觉文化与图像问题,文化研究中的女性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具体批评实践等。在讲授这些基本理论的同时,在线下组建文化批评的实践小组,针对具体的文化现象,比如青年亚文化、疫情时期的文化心理、数字时代的人文、电影文本中的重要文化现象等问题展开文化反思与批评实践,编写文化研究论文集。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课程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低年级学生开设,授课对象除了文学院本科生,也包括来自其他学院的辅修生。
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是一门工具性质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文选和通论,文选都是上古的名篇,通过讲授文选,学生可获得古代汉语的语感,并掌握一批古代汉语词汇;通过讲授通论,学生可掌握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如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等方面的系统语言学理论,通过文选和通论学习的有机结合,学生在一学年后可具备较好的古籍阅读能力,从而为从事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古代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素养。
该课程一共4个学分,分两个学期讲授,每个学期2学分。《古代汉语》(一)主要学习先秦典范文章,如《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等,学习文字、词汇、语法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古代汉语》(二)打下基础,初步具备阅读古籍的能力。
该课使用的教材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该教材在学界享有盛誉,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中文系的经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