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2024)

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拥有科学精神的前提之一就是具备发展充分的思维品质,在信息时代,做个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理性人是拥有科学精神的示例。《逻辑学》试图通过系统讲授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命题逻辑、经典归纳法和非形式论证等逻辑学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提升逻辑推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科学精神。

教师: 赵艺, 高贝贝

逻辑学(2023)

 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拥有科学精神的前提之一就是具备发展充分的思维品质,在信息时代,做个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理性人是拥有科学精神的示例。《逻辑学》试图通过系统讲授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命题逻辑、经典归纳法和非形式论证等逻辑学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提升逻辑推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科学精神。

逻辑与思维(2023)

《思维与逻辑》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帮助准教师掌握该课程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教师: 赵艺, 高贝贝

逻辑学(2022)

 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拥有科学精神的前提之一就是具备发展充分的思维品质,在信息时代,做个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理性人是拥有科学精神的示例。《逻辑学》试图通过系统讲授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命题逻辑、经典归纳法和非形式论证等逻辑学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提升逻辑推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科学精神。

逻辑与思维(2022)

《思维与逻辑》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帮助准教师掌握该课程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教师: 赵艺

创新思维与方法训练(2022)

本通识课程通过树立创新信念、创新方法、创新训练模块,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创设问题情景,小组合作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教师: 赵艺

逻辑学(2021)

该课程面向文科生开设,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大数据平台思维开展教学,重构课程内容,设计素养、技术、创新、实践模块,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支撑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和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目标要求。

创新思维与方法训练(2021)

以跨界互联融创为特征的信息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本通识课程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通过树立创新信念、创新方法、创新训练模块,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创设问题情景,小组合作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教师: 赵艺

中国近现代史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国近现代史是认识和阐述自1840年起至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史实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基本特征,从而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解读、判断与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近现代历史的科学认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和智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并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总课时数为54。本课程讲述的历史时期跨度长,内容较多,建议学生加强自学,多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和参观学习。


教师: 肖际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