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英语语音学
英语语音学是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基本任务在于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科学方法分析和纠正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的语音语调问题,并学会应用语音学研究方法开展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4 英语语音语调(2)
英语语音语调(2)是一门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通过系统的英语语音学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连贯语流中英语语音语调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为学生今后进行英语教学或语音学理论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是《英语语音语调(1)》的后续课程,主要通过系统的语音学原理的指导与发音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英语连贯语流中重音、节奏、连读、弱读、语调等语音现象的规律,使学生学会用自然得体的语音语调朗读以及进行口语交际。本课程主要内容为《英语语音学基础实用教程》中重音、节奏、连读、弱读、语调等方面的原理及练习,采用理论讲解加自主学习的混合教学方式,利用学校的砺儒云课堂,补充语音听辨、口语交际、发音视频等课余听说练习和资料,为学生提供课后自主学习的素材。
日本史概论
《日本史概论》是日语专业的大类必修课程,在大学本科第一学期开设。各方面介绍如下: 1. 开设目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用唯物主义史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认识日本史和中日关系史领域的基本问题,了解相关领域的主要课题,掌握历史研究和日文史料解读的方法,熟悉史料搜集的途径,为学生从事日本史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史等)和中日关系史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 主要内容:本学期课程主要围绕日本史中的近现代史部分展开,讲授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如何成功实现近代化,从一个原本落后于西方的亚洲国家,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历史;以及日本在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是如何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发动对外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的历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强对日本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外语学习对象国全方位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对日研究活动中的能力。同时通过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体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 教学与考核方式:该课程采用中国日本史学界权威教材,覆盖日本史和中日关系史的主要论题,要求学生课前研读中日文献、教师课堂讲解要点和师生课堂讨论难点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储备。课程采取课堂讲授、史料分析与讨论、课题发表、工作坊、混合式学习等多种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基本方式为过程性评价与考试相结合,既关注学生个体在课堂上以及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表现,也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学生个体课堂参与(25%)+小组文献阅读PPT制作(25%)+小组报告(25%)+课程反思和总结(25%)。 4. 课程特色:该课程将日本侵华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史、以及新中国对日外交史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政治觉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培养其在文献研读和史料分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
三、课程目标
L01. 深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毕业要求1 品德修养】 L02.课程要求学生能挖掘、解读和分析中日文史料,能较准确地对日本史有关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毕业要求2 语言能力】 L03. 把握日本近现代史的基本概貌;了解日本近代国家体制发生、发展和演进的基本规律;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能够阅读中日文文献,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具备开展日本史的科研能力。【毕业要求3 专业知识】 L04. 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能够在中日文化交流领域和中日国际友好合作领域做出贡献 。【毕业要求4 国际视野】 |
日本史概论(24-25上学期)
1. 开设目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用唯物主义史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认识日本史和中日关系史领域的基本问题,了解相关领域的主要课题,掌握历史研究和日文史料解读的方法,熟悉史料搜集的途径,为学生从事日本史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史等)和中日关系史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 主要内容:本学期课程主要围绕日本史中的近现代史部分展开,讲授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如何成功实现近代化,从一个原本落后于西方的亚洲国家,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历史;以及日本在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是如何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发动对外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的历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强对日本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外语学习对象国全方位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对日研究活动中的能力。同时通过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体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 教学与考核方式:该课程采用中国日本史学界权威教材,覆盖日本史和中日关系史的主要论题,要求学生课前研读中日文献、教师课堂讲解要点和师生课堂讨论难点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储备。课程采取课堂讲授、史料分析与讨论、课题发表、工作坊、混合式学习等多种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基本方式为过程性评价与考试相结合,既关注学生个体在课堂上以及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表现,也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学生个体课堂参与(25%)+小组文献阅读PPT制作(25%)+小组报告(25%)+课程反思和总结(25%)。
4. 课程特色:该课程将日本侵华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史、以及新中国对日外交史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政治觉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培养其在文献研读和史料分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
L01. 深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毕业要求1 品德修养】
L02.课程要求学生能挖掘、解读和分析中日文史料,能较准确地对日本史有关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毕业要求2 语言能力】
L03. 把握日本近现代史的基本概貌;了解日本近代国家体制发生、发展和演进的基本规律;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能够阅读中日文文献,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具备开展日本史的科研能力。【毕业要求3 专业知识】
L04. 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能够在中日文化交流领域和中日国际友好合作领域做出贡献 。【毕业要求4 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