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砺儒云课堂
登录
  • 首页
  • 分类课程
    广州校区石牌校园 [101] 教育科学学院 [103] 历史文化学院 [104]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107] 国际文化学院 [108] 美术学院 [111]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112] 数学科学学院 [113] 生命科学学院 [114] 地理科学学院 [115] 计算机学院 [116] 心理学院 [117] 继续教育学院 [119] 马克思主义学院 [166]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174]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 [179]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 [231] 本科生院 [612] 教师教育学部 [991] 军事教研室 [223] 校团委 [122]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124] 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230] 党委学生工作部 [301] 网络信息中心
    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 [109] 旅游管理学院 [130] 文学院 [13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2] 法学院 [134] 体育科学学院 [135] 音乐学院 [136] 物理学院 [189]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64] 环境学院(环境研究院) [165] 化学学院 [168]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佛山校区南海校园 [151] 城市文化学院 [15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 [174]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 [175] 人工智能学院 [176]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78]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181] 基础教育学院 [182]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183]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184]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 [185] 行知书院 [186] 创新发展研究院 [187] 创意设计学院 [188] 商学院 [191] 教育科学学院(汕尾)
    其他 [992] 培训课程 [993] 通识教育 [994] 辅修课程 [995] 党课 [997] 公开课 [999] 其他
  • 平台操作指南
  • 砺儒文件库
  • 数据统计
  • 申请课程
    本科生课程(一键建课) 其他课程(开课申请) 申请列表 使用介绍
  • 更多
  • 简体中文 ‎(zh_cn)‎
    简体中文 ‎(zh_cn)‎ 日本語 ‎(ja)‎ 正體中文 ‎(zh_tw)‎ English ‎(en)‎ Français ‎(fr)‎ Русский ‎(ru)‎
  1. 课程
  2.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展开全部

羊城地理面面观——地学家的视角看广州(24-25下学期)

羊城地理面面观——地学家的视角看广州(24-25下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袁亚娟

点击进入该课程

地理学研究方法(合讲)

地理学研究方法(合讲)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陈虹

点击进入该课程

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理(24-25上学期)

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理(24-25上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李鹏

点击进入该课程

土地与环境规划(24-25上学期)

土地与环境规划(24-25上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李鹏, 陈虹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本科生导师制必备

本科生导师制必备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线上资源共享与学习

教师: 陈虹, 陈卓熙, 曹苑

点击进入该课程

研究生《地理学方法论》全英课程

研究生《地理学方法论》全英课程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Methodology is fundamentall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observe things and deal with research problems by a sum of research scopes, principles, theories, methods and means to guide various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Whether a conclusion is scientifically drawn depends on whether it i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a rational methodology. " Methodology of Geography "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to train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geography to engage in academic research more efficiently. The course has been taught as a bilingual course for 8 times in  7 years.

Topics:
1. Introduction (2 credit hours)
2. Tradition of Geography Studies (2 credit hours)
3. Quantitative Research (4 credit hours)
4. Qualitative Research (4 credit hours)
5. Spatial Analysis Research (4 credit hours)
6. Marxism and Critical Studies (4 credit hours)
7. Resilience Studies (4 credit hours)
8.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2 credit hours)
9. How to Conduct Research on China Studies (2 credit hours)
10. Research Topic and Proposal Writing

教师: 陈虹

点击进入该课程

科研训练(3):科技论文写作训练(24-25上学期)

科研训练(3):科技论文写作训练(24-25上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陈虹

点击进入该课程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本课程是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必修课。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过程,是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土地利用史。空间规划是以土地为载体的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政策在空间上体现的多尺度、跨领域的综合性规划。因此,本课程的内容是系统教学中国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基本知识、重要原理、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
本课程从中国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和不断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角度出发,系统学习有关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基本知识、理论、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等,共分八章讲述。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土地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土地利用供需平衡与国土空间发展规模预测
第四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
第五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第六章: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
第七章: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
教师: 陈虹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地理(24-25上学期)

中国地理(24-25上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学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区域地理研究既设计区域的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经济过程及其综合规律。课程既强调以中国区域自然结构为基础,开展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综合研究,又强调中国区域内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
教师: 张争胜, 刘玄宇

点击进入该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4-25上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4-25上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张敏

点击进入该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4-25上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4-25上学期)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张敏

点击进入该课程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课程背景与目的: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当代城市管理和规划中的关键议题之一。许多城市面临着老旧设施、环境污染、空间不正义等多重挑战,需要通过系统性和可持续的城市更新策略来应对这些问题。《城市更新》课程不仅关注城市空间的物理变革,更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城市更新领域中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将探讨城市更新的理论框架、国内外最新案例研究以及实际操作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理解和应对当代城市发展挑战的平台。

评估方式: 课程将通过参与度、课堂讨论、小组项目报告和独立研究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以全面评价学生对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 刘海, 王敏

点击进入该课程

文化地理

文化地理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陈淳

点击进入该课程

综合自然地理

综合自然地理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本课程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及作用效应。从整体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成因、发生、发展、演替和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规律,了解不同等级自然综合体的成因、特征及演化趋势,掌握土地的分级、分类和分等原理和研究方法。学习并掌握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和等级系统。掌握自然综合体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重点了解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强调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促进自然环境资源永续利用。

教师: 张争胜

点击进入该课程

儿童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儿童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 陈淳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区域地理》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中国的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岛屿、人口与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灾害与环境、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八大综合区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深入地认识我国的主要地理问题;全面理解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系统的演进过程及其综合规律,掌握区域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

教师: 张正栋

点击进入该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1.课程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中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除了讲述相关的理论、方法、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还通过结合1-2个典型的实际工程应用案例的分析,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理论教学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重点、难点,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探索基于互联网+ 新模式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设计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线上拓展阅读、配套作业与实验的教学形式。

       实验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GIS基本理论、原理、方法的验证实验;二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题,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课题实践,课题选题采用学生自主命题的方式。  

       本课程理论部分共包括8个章节: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绪论、第二章: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第三章: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第四章:地理信息表达与地图制图、第五章:地理信息空间查询与分析基础、第六章:地理信息空间统计与分析基础、第七章:地理信息工程设计与开发、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典型案例剖析。

2.课程主要知识点:
       涉及知识点主要有:GIS项目数据设计与采集、数据字典的编写;GIS空间分析(包括区域缓冲分析、最优路径分析、空间叠加分析和数字地面模型分析);GIS产品输出(包括基于3D的产品输出、图形输出及统计输出);空间数据库与统计分析基础;简单的GIS二次开发。
3.授课对象: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环4个专业的学生,每年学生人数约为300人左右。

4.主讲教师:

       本课程由三名主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其中理论课程由李卫红教授、孙彩歌博士后承担,软件及应用实践课由舒娱琴教授承担。


教师: 李卫红, 孙彩歌

点击进入该课程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

课程类别地理科学学院

点击进入该课程

  • 1
  • 2(current)
  • 3(current)
  • 4(current)
  • 5(current)
  • Next page
课程类别
  • 教育科学学院 41
    • 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80
    • 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39
    • 教育科学学院(20-21上) 0
    • 教育科学学院(20-21下) 11
    • 教育科学学院(21-22上) 4
    • 教育科学学院(21-22下) 8
    • 教育科学学院(22-23上) 17
    • 教育科学学院(22-23下) 4
    • 教育科学学院(23-24上) 6
    • 教育科学学院(23-24下) 10
  • 历史文化学院 9
    • 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23
    •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7
    • 历史文化学院(20-21上) 2
    • 历史文化学院(20-21下) 1
    • 历史文化学院(21-22上) 0
    • 历史文化学院(21-22下) 1
    • 历史文化学院(22-23上) 0
    • 历史文化学院(22-23下) 0
    • 历史文化学院(23-24上) 2
    • 历史文化学院(23-24下) 0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116
    • 英语泛读 6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123
      • 大英部 53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23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21上) 0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21下) 13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1-22上) 8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1-22下) 14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2-23上) 26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2-23下) 10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3暑期) 0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3-24上) 11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3-24下) 15
  • 国际文化学院 10
    • 国际文化学院(19-20下) 14
    • 国际文化学院(20-21上) 1
    • 国际文化学院(20-21下) 2
    • 国际文化学院(21-22上) 4
    • 国际文化学院(21-22下) 1
    • 国际文化学院(22-23上) 2
    • 国际文化学院(22-23下) 0
    • 国际文化学院(23-24上) 0
    • 国际文化学院(23-24下) 0
  • 美术学院 4
    • 美术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25
    • 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7
    • 美术学院(20-21上) 0
    • 美术学院(20-21下) 1
    • 美术学院(21-22上) 0
    • 美术学院(21-22下) 2
    • 美术学院 (22-23上) 1
    • 美术学院 (22-23下) 0
    • 美术学院(23-24上) 2
    • 美术学院(23-24下) 2
  • 旅游管理学院 25
    • 旅游管理学院(19-20下) 41
    • 旅游管理学院(20-21上) 0
    • 旅游管理学院(20-21下) 4
    • 旅游管理学院(21-22上) 3
    • 旅游管理学院(21-22下) 10
    • 旅游管理学院(22-23上) 9
    • 旅游管理学院(22-23下) 8
    • 旅游管理学院(23-24上) 5
    • 旅游管理学院(23-24下) 5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1
    • 研究生课程 62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89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1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21上) 7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21下) 35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1-22上) 27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1-22下) 37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2-23上) 42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2-23下) 31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3-24上) 23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3-24下) 21
  • 数学科学学院 62
    •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91
    • 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9
    • 数学科学学院(20-21上) 0
    • 数学科学学院(20-21下) 11
    • 数学科学学院(21-22上) 6
    • 数学科学学院(21-22下) 12
    • 数学科学学院(22-23上) 30
    • 数学科学学院(22-23下) 11
    • 数学科学学院(23-24上) 10
    • 数学科学学院(23-24下) 18
  • 生命科学学院 79
    •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83
    •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2
    • 生命科学学院(20-21上) 1
    • 生命科学学院(20-21下) 19
    • 生命科学学院(21-22上) 15
    • 生命科学学院(21-22下) 19
    • 生命科学学院(22-23上) 21
    • 生命科学学院(22-23下) 16
    • 生命科学学院(23-24上) 13
    • 生命科学学院(23-24下) 19
  • 地理科学学院 28
    • 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36
    • 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6
    • 地理科学学院(20-21上) 0
    • 地理科学学院(20-21下) 1
    • 地理科学学院(21-22上) 0
    • 地理科学学院(21-22下) 3
    • 地理科学学院(22-23上) 6
    • 地理科学学院(22-23下) 0
    • 地理科学学院(23-24上) 6
    • 地理科学学院(23-24下) 2
  • 计算机学院 125
    • 计算机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126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24
    • 计算机学院(20-21上) 3
    • 计算机学院(20-21下) 28
    • 计算机学院(21-22上) 32
    • 计算机学院(21-22下) 28
    • 计算机学院(22-23上) 49
    • 计算机学院(22-23下) 35
    • 计算机学院(23-24上) 29
    • 计算机学院(23-24下) 25
  • 心理学院 19
    • 心理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78
    • 心理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8
    • 心理学院(20-21上) 2
    • 心理学院(20-21下) 0
    • 心理学院(21-22上) 1
    • 心理学院(21-22下) 3
    • 心理学院(22-23上) 1
    • 心理学院(22-23下) 1
    • 心理学院(23暑期) 0
    • 心理学院(23-24上) 0
    • 心理学院(23-24下) 1
  • 继续教育学院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77
    •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9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6
      • 形势与政策 3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
    •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1
    •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上)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下) 0
    • 马克思主义学院(21-22上)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21-22下)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22-23上) 22
    • 马克思主义学院(22-23下)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23-24上)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23-24下) 5
  • 文学院 166
    • 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87
    • 文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29
    • 文学院(20-21上) 5
    • 文学院(20-21下) 25
    • 文学院(21-22上) 24
    • 文学院(21-22下) 23
    • 文学院(22-23上) 37
    • 文学院(22-23下) 27
    • 文学院(23暑期) 0
    • 文学院(23-24上) 25
    • 文学院(23-24下) 19
  •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4
    •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171
    •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47
      • MBA中心 2
    •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上) 10
    •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下) 18
    • 经济与管理学院(21-22上) 26
    • 经济与管理学院(21-22下) 40
    • 经济与管理学院(22-23上) 46
    • 经济与管理学院(22-23下) 25
    • 经济与管理学院(23暑期) 0
    • 经济与管理学院(23-24上) 27
    • 经济与管理学院(23-24下) 28
  • 法学院 45
    • 法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34
    • 法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9
    • 法学院(20-21上) 1
    • 法学院(20-21下) 4
    • 法学院(21-22上) 2
    • 法学院(21-22下) 1
    • 法学院(22-23上) 5
    • 法学院(22-23下) 2
    • 法学院(23暑期) 0
    • 法学院(23-24上) 1
    • 法学院(23-24下) 1
  • 体育科学学院 17
    • 体育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18
    • 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2
    • 体育科学学院(20-21上) 0
    • 体育科学学院(20-21下) 2
    • 体育科学学院(21-22上) 0
    • 体育科学学院(21-22下) 1
    • 体育科学学院(22-23上) 2
    • 体育科学学院(22-23下) 2
    • 体育科学学院(23-24上) 2
    • 体育科学学院(23-24下) 2
  • 音乐学院 105
    • 音乐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106
      • 音乐考试专区 27
    • 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3
      • 音乐考试专区 3
    • 音乐学院(20-21上) 2
    • 音乐学院(20-21下) 14
    • 音乐学院(21-22上) 9
    • 音乐学院(21-22下) 30
    • 音乐学院(22-23上) 42
    • 音乐学院(22-23下) 18
    • 音乐学院(23-24上) 26
    • 音乐学院(23-24下) 24
  • 物理学院 66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139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24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21上) 5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21下) 43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1-22上) 32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1-22下) 42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2-23上) 29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2-23下) 27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3-24上) 16
    • 物理学院(23-24下) 16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82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7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29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0-21上) 0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0-21下) 11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1-22上) 12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1-22下) 14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2-23上) 23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2-23下) 11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3-24上) 11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23-24下) 20
  • 城市文化学院 29
    • 城市文化学院(19-20下) 39
    • 城市文化学院(20-21上) 1
    • 城市文化学院(20-21下) 5
    • 城市文化学院(21-22上) 3
    • 城市文化学院(21-22下) 4
    • 城市文化学院(22-23上) 10
    • 城市文化学院(22-23下) 13
    • 城市文化学院(23-24上) 10
    • 城市文化学院(23-24下) 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 268
    • 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82
    • 国际商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7
    • 国际商学院(20-21上) 3
    • 国际商学院(20-21下) 28
    • 国际商学院(21-22上) 31
    • 国际商学院(21-22下) 34
    • 国际商学院(22-23上) 48
    • 国际商学院(22-23下) 32
    • 国际商学院(23-24上) 29
    • 国际商学院(23-24下) 36
  • 职业教育学院 57
    • 职业教育学院(20-21上) 1
    • 职业教育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30
    • 职业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5
    • 职业教育学院(20-21下) 10
    • 职业教育学院(21-22上) 2
    • 职业教育学院(21-22下) 15
    • 职业教育学院(22-23上) 8
    • 职业教育学院(22-23下) 12
    • 职业教育学院(23-24上) 9
    • 职业教育学院(23-24下) 12
  • 环境学院(环境研究院) 97
    • 环境学院(20-21上) 5
    • 环境学院(21-22上) 30
    • 环境学院(19-20下) 54
    • 环境学院(20-21下) 33
    • 环境学院(21-22下) 28
    • 环境学院(22-23上) 25
    • 环境学院(22-23下) 29
    • 环境学院(23-24上) 27
    • 环境学院(23-24下) 28
  • 化学学院 186
    • 物理化学 41
    • 无机化学 22
    • 普通化学 0
    • 有机化学 13
    • 学科教学(化学)教师教育(专硕) 11
    • 分析化学 6
    • 化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83
    • 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15
    • 化学学院(20-21上) 0
    • 化学学院(20-21下) 12
    • 化学学院(21-22上) 8
    • 化学学院(21-22下) 17
    • 化学学院(22-23上) 39
    • 化学学院(22-23下) 12
    • 化学学院(23-24上) 22
    • 化学学院(23-24下) 19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28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55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21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1上) 0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1下) 3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1-22上) 2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1-22下) 3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2-23上) 3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2-23下) 5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3-24上) 1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3-24下) 0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11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19-20下) 9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20-21上) 0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20-21下) 2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22-23上) 1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22-23下) 2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23-24上) 0
    •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23-24下) 1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35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57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19-20下) 35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上) 1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下) 17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1-22下) 5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2-23上) 10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2-23下) 6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3-24上) 11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3-24下) 5
  • 创业学院 5
    • 创业学院(22-23上) 0
    • 创业学院(22-23下) 0
  •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
    •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21-22下) 0
    •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22-23上) 0
    •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22-23下) 0
    •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23-24上) 2
    •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23-24下) 3
  • 人工智能学院 276
    • 人工智能学院(21-22下) 4
    • 人工智能学院(22-23上) 7
    • 人工智能学院(22-23下) 4
    • 人工智能学院(23-24上) 12
    • 人工智能学院(23-24下) 5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65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1-22下) 7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2-23上) 8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2-23下) 14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3-24上) 15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3-24下) 21
  •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65
    •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21-22下) 5
    •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22-23上) 16
    •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22-23下) 9
    •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23-24上) 26
    •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23-24下) 10
  •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 4
    •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2-23下) 1
    •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3-24上) 0
    •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23-24下) 0
  • 基础教育学院 29
    • 基础教育学院(22-23上) 16
    • 基础教育学院(22-23下) 1
    • 基础教育学院(23-24上) 15
    • 基础教育学院(23-24下) 7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50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1-22上) 3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2-23上) 10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2-23下) 5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3-24上) 12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3-24下) 5
  •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43
    •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2-23上) 5
    •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2-23下) 2
    •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3-24上) 9
    •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3-24下) 9
  •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 12
    •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22-23上) 4
    •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22-23下) 1
    •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23-24上) 2
    •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23-24下) 1
  • 行知书院 19
    • 行知学院(21-22下) 2
    • 行知书院(22-23下) 9
    • 行知书院(23-24上) 0
    • 行知书院(23-24下) 9
  • 创新发展研究院 0
  • 创意设计学院 30
    • 创意设计学院(22-23下) 1
    • 创意设计学院(23-24上) 9
    • 创意设计学院(23-24下) 4
  • 商学院 15
    • 商学院(22-23上) 7
    • 商学院(22-23下) 0
    • 商学院(23-24上) 2
    • 商学院(23-24下) 4
  • 研究生院 6
    • 研究生院(19-20下) 32
  • 本科生院 18
    • 教务处(19-20下) 12
    • “4+2”模式研究生公共课程 6
  • 图书馆 27
  • 教师发展中心 5
    • 教师教育学部
      • 教师教育学部(19-20下) 6
      • 教师教育学部(20-21下) 3
      • 教师教育学部(21-22上) 3
      • 教师教育学部(22-23上) 0
      • 教师教育学部(22-23下) 0
    • 军事教研室 48
      • 军事理论(2020-2021学年上学期) 26
      • 军事理论(2020-2021学年下学期) 25
      • 军事理论(2021-2022学年上学期) 24
      • 军事理论(2021-2022学年下学期) 16
      • 军事理论(2022-2023学年上学期) 26
      • 军事理论(2022-2023学年下学期) 16
      • 军事理论(2023-2024学年上学期) 22
      • 军事理论(2023-2024学年下学期) 19
    • 培训课程 24
    • 通识教育 187
      • 绿色化学 2
      • 化学史话 1
      • 信息素养 8
    • 辅修课程 2
      • 辅修课程(2020) 64
      • 辅修课程(2021) 56
      • 辅修课程(2022) 52
    • 党课 3
      • 青马班 8
    • 校团委 3
    • 公开课 17
    • 其他 43
      • 外部课程 4
      • 大学生知识普及 1
      • 测试课程 27
      • 华师附中
        • 信息技术 0
      • 校医院 1
        • 社团/比赛 7
        • 信息技术技能与工具 7
        • 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院 0
        •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1
          •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19-20下) 2
        •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3
          •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19-20下) 11
      •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1
        •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19-20下) 3
      • 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0
      • 党委学生工作部 5
      • 网络信息中心 9
      • 教育科学学院(汕尾) 4
      云助理
      页脚(左)

      版块

      砺儒云课堂致力于提供教学、学习与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旨在建设成为高水平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砺儒云课堂以超融合基础架构作为技术架构,基于国际化开源教学平台Moodle,实现与多种校内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利用教学大数据对学生进行跟踪反馈,具有功能插件多样、数据跟踪详细、开源式、扩展性能优异、维护简单等优点。

         电话:(网络信息中心)

        反馈:请通过砺儒小课堂中“我的”-“意见反馈”进行意见反馈。 立即反馈

      页脚(右)

      版块

      华师E通

      华师E通-修改SSO密码

      华南师范大学企业号

      华师企业号-砺儒云课堂

      砺儒小程序

      砺儒小程序

      砺儒云课堂服务支持群(QQ)

      砺儒云课堂服务支持群 (QQ)

      Copyright © 2024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05008875号

      您正在用访客帐号访问 (登录)
      ‎数据保留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