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24-25上学期)
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是统计学运用于心理学领域所产生的一个应用统计学分支,它的任务就是向心理学研究者提供分析心理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统计分析工具。它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心理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前提。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培养其描述统计分析能力和推断统计能力,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总体上把握心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分析处理;能够掌握常用统计软件SPSS的应用,运用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心理、教育、社会及管理研究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以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2020-2021(上)
根据NGO融合中国在2016年针对7个城市2140名普校老师的调查发现,65%的教师承认没有接受过特教培训,45%的老师认为在没有专业老师支持的情况下自己无法应对特殊学生;广东省调研数据显示,普通教育师范生几乎完全不了解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理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面对特殊群体的职业技能,并从基础应用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本课程将介绍常见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教授使用心理学的手段提高不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临床康复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组织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组织》是定位于发展性,偏向于学科应用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在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各大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能够分析和评价这些理论,并能够初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巧进行单元设计、组织等有关现实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单元设计等等。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各大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能够分析和评价这些理论,并能够初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和技巧进行单元设计、组织等有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