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交替传译2
这门课程通过教师对口译基本技巧的讲解,大量的课堂和课后练习,继续巩固交替传译的基本技能,如数字翻译、演讲技巧、主旨获取、逻辑技能等,指导学生学会做译前准备,督促学生进行百科知识的积累,最终达到提高交传水平的目的。
英语写作
本课程的定位是以英语专业的写作课程为依托,将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在“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测试与评估”各个环节都强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思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够结合文章材料、已有知识和研究去仔细、全面、公正地分析问题,准确、客观地评价不同观点,明确提出并有理有据地论证自身观点的能力,它既可以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在写作成果中,并可以通过具体的写作任务表现出来。这一课程的设计聚焦于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的表现,更加强调二语写作和思辨能力的关系。
本课程以语篇写作为视角,以过程教学法为主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积极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来,在此过程中认识和完善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以符合要求的方式,将视觉信息的输入转换为书面语言的输出。引导学生对不同语篇题材进行欣赏、分析、模写,并在互评和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关注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以内容为依托,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
英语教学技能
这是体现英语(师范)专业课程中教师教育特色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 指导英语师范生按照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原则,贯彻两个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2011,2003),建立学科课堂教学的自信心,以及实施有效英语课堂教学,初步掌握多种常规的教学技能和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有
示范和训练英语师范生开展课堂教学的多种常规技能(如教态、板书、提问、启发、解释、反馈、纠错、培思、组织练习、管理纪律和布置作业等);
示范和训练英语师范生说课、实施教案、观课和反思的技能;
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原则和专业教学方法;
学习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原则和专业教学方法等。
精读(5)
精读(5)是外文学院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的重要学科大类课程之一,在英语专业高级阶段开设,第5学期开课,4学分,每星期为4课时,是一门训练学生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机能。每个单元有两篇课文,且配有大量的相应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