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2)
课程类别化学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近化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已学过一些先行课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形式的普遍规律。物理化学课程必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以增强其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下)》涉及电化学部分,包括: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解池三部分;涉及化学动力学部分,包括: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理论两部分;涉及胶体与界面化学部分,包括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其中,可逆电池的种类以及电化学防腐部分,因和实际应用联系十分紧密,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深入和拓展型专题学习;界面和胶体部分因有后续选修课程,可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适当简化课堂讲授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讲授内容应分清主次,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课堂上精讲、课堂下精练。在注意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实施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带星号的章节,可按教学的实际情况取舍或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48学时。
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期末成绩由以下部分构成:平时10%, 在线课程15%, 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60%。任课教师:孙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