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物理基础(2019-2020第2学期)

《计算物理基础》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用计算机解决物理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模型或者实际问题出发,以MATLAB为工具,解决物理模型中典型的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物理模型的能力。《计算物理基础》课程主要基于MATLAB软件介绍常用的计算方法及基础理论。主要内容有Matlab简介,迭代—分形图形,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数据处理,解常微分方程,混沌,解偏微分方程,蒙特卡洛方法等。《计算物理基础》课程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根据内容特点让学生适当参与讨论, 根据学生的课程论文,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综合计算得到总评成绩。《计算物理基础》课程以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为基础,应用计算机编程和模拟来解决物理模型,强调数学算法和计算机上机的统一,以及加强学生独立自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 朱起忠

计算材料学

计算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是关于材料组成、结构、性能、服役性能的计算机模拟与设计的学科,是材料科学研究里的“计算机实验”。它涉及材料、物理、计算机、数学、化学等多门学科。它是连接材料理论与实验的桥梁,是现代材料研发的重要手段。材料集成计算、材料数字化及信息化,使材料设计更具方向性和前瞻性,能推动原始创新,提高研发效率。本课程系统地讲授计算材料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处理方法。理论内容包括计算物理导论,蒙特卡洛方法,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第一原理方法,格林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包括这些方法在纳米材料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并为各种方法的实际运用配有一定的实例分析该课程的适用专业包括物理学、材料物理等。


教师: 邵志刚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电子通信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TCP/IP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的前导课程。本课程围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体系结构,系统地讲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功能、TCP/IP分层、网络性能指标、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网络路由、传输层协议、网络应用等,同时通过课堂讲授、课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知、设计与应用开发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 宋晖

计算机控制技术

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系统介绍计算机主流机型ISA/PCI/PCIE总线工业控制机为控制工具,阐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与工程实现方法。

适合高等院校自动化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仪器类等专业本科生学习。

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选课的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对某一项目学习设计与讨论。

课程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学习理解基本原理。


教师: 熊爱民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实践

以IOT、机器人、可视化编程的方式认识计算机原理,培养初步的计算思维及工程素养。

教师: 胡晓晖

科技史与科学教学

一门面向师范生的特色课程,侧重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兼谈科学发展史,也探讨如何将其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之中。

教师: 许桂清

科学技术史

一门面向师范生的特色课程,侧重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兼谈科学发展史,也探讨如何将其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之中。

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大学工科各专业必设的技术基础课,是电类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 “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 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电路分析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即上册的第1~4章。电路中只含有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故称为电阻电路或静态电路。这部分主要介绍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这部分是学习本课程和后续章节的基础。

        第二部分为“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即上册的第5~7章。含有动态元件(如电容、电感元件)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这部分主要介绍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

        第三部分为”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即下册的第8~11章。这部分主要介绍用相量法对动态电路进行正弦稳态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三相电路和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教师: 陈倩

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大学工科各专业必设的技术基础课,是电类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电路分析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即上册的第14章。电路中只含有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故称为电阻电路或静态电路。这部分主要介绍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这部分是学习本课程和后续章节的基础。

        第二部分为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即上册的第57章。含有动态元件(如电容、电感元件)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这部分主要介绍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

        第三部分为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即下册的第811章。这部分主要介绍用相量法对动态电路进行正弦稳态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三相电路和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教师: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