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

本课程是关于生物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入门课。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生理心理学》着重介绍探讨“心-身”关系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脑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感知觉和运动、睡眠和觉醒、学习和记忆、情绪和决策、语言和社会认知、注意和意识等。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基本的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概念(包括心-脑关系、神经和突触传导、功能神经解剖、大脑可塑性等)、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多种认知和行为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

课程拟结合国际著名教材、科普视频、网课材料、和研究论文等介绍“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科学进展。除了讲授基础知识外,本课程拟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科技文献的方法和能力,引导其建立从事研究所必需的批判性思维和基本科学素养,并鼓励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至日常生活的思考和科普宣传中。

教师: 丁玉珑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根据NGO融合中国在2016年针对7个城市2140名普校老师的调查发现,65%的教师承认没有接受过特教培训,45%的老师认为在没有专业老师支持的情况下自己无法应对特殊学生;广东省调研数据显示,普通教育师范生几乎完全不了解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理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面对特殊群体的职业技能,并从基础应用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本课程将介绍常见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教授使用心理学的手段提高不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临床康复效果。


教师: 于洛迪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学生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教师: 张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