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与地貌学
广义的地质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球,但目前仅局限于地球的表层部分,即岩石圈。具体地说,地质学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地壳运动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构造变动和发展规律; 地壳历史及生物演化规律等。地貌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科学,具体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成因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地质作用是链接地质和地貌的纽带,地质学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和驱动机制,地貌学属于地理学范畴。
人类的生存环境就其本质来说是地球表面的生态地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整体,离开了地质环境就无法完整地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因此,地质地貌学研究和认识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能够有效介入到水圈、土壤、减少贫困、城市化、废物处理、能源、矿产、减灾和教育等发展方面。
地球概论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地球概论》以后,地理专业还有一系列其他地理学方面的课程。本课程主要阐述行星地球的一般规律,并揭示这些规律同地球环境形成的本质联系,为后续相关课程提供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行星地球整体性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提供同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与地球运动(主要是自转和公转)有关的天文知识及其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由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和难点所在,因此,作为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任务的高师地理师范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为中学地理教学服务也是《地球概论》课程的重要作用之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掌握地面上点的位置以及天球上天体位置的描述方法;(2)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了解天体的类型、天体系统及天体的起源和演化;(3)掌握地球的运动特性和物理特性,以及地球同太阳、月球等天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作用;(4)掌握一些简易天文观测的基本方法。
WebGIS概论
WebGIS是计算机网络与GIS的集成,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WebGIS的原理、体系结构、协议及其主要开发技术等重点内容,具备建立网站、操作WebGIS软件的基本功和掌握GIS的Web端发展趋势的专业素养。基于ArcGIS平台,全面系统讲授Web GIS原理、技术和应用,包括服务器端的要素服务、动态地图服务、栅格瓦块和矢量地图瓦块地图服务、地理处理服务、流服务、三维场景服务、影像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浏览器端的应用模板、Web应用构建器,云GIS。本课程理论和技术兼备、体系完整、新颖前沿、易学易用,提供配套实验数据和详细操作步骤,非常适合地理信息相关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学习。
GIS应用开发
本课程面向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基于ArcGIS Engine 10,主要讲授组件式GIS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以及ArcGIS Engine常用组件库的使用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本课程使用C#.NET语言,内容包括AE编程基础、地图数据的加载与显示、地理数据库、地图符号、地图查询、地图渲染、地图编辑、地图分析、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等。本课程以实践为主,强调实战性,结合课堂讲义、案例和相关辅助资料,培养学生的GIS编程能力。此外,本课程也为地理科学、测绘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