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物理
课程类别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二、教学内容
热学是研究有关物质的热运动以及与热相联系的各种规律的科学,是普通物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课程的教学以热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典型现象和应用为主线,涉及与热相关的基本定律的推导和分析以及概念、现象和规律的讨论,同时注重知识的适度扩展和深化,特别是基本规律在当代科学前沿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指导。《热学》这门课是四年制本科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平衡态与状态方程、分子动理论、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规律、能量均分定理、近平衡态中的输运现象、热力学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单元系的复相平衡及相变等,共分为六章。目前,本课程总学时已由原来的57学时压缩为38学时,其中讲授30学时,习题课8学时。第一章导论简单介绍了本课程的内容构架和后面章节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第二和第三章介绍热学微观描述方法中的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理论;第四和第五章讲解宏观热力学中的三大定律,并介绍了热学规律在生产技术中应用,如内燃机、燃料电池、冰箱与制冷机、热泵型空调、超速离心技术、多孔及多屏绝热技术、温差发电及致冷等;最后一章为物态和相变。
二、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热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物质热运动形态的特点、规律和研究方法;切实掌握基本内容并初步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热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为大学阶段其它课程(如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等)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得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会一些科学方法。
教师: 杨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