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是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为全校教师教育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省级精品资源课,它既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适应时代需求的革新的教师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本课程教学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为将来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其目标是使学生获取并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并发展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技能、形成正确信息态度和道德,使这些学生将来能够将本课程的“信息技术的知”转化为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由“信息技术的知”转化为“信息技术的能,并发展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能”与“正确的信息态度和道德”成为信息与媒体素养,在此过程中获得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的教师职业技能和态度;其二是,提高全校其他教师教育专业的未来教师的信息与媒体素养,掌握学科中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的内容、方法,使他们将来在能够高效完成所担任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完成学科中的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的教师职业技能和态度。
2.教学用教材的介绍与选择依据
本课程教材选用徐晓东主编、张倩苇副主编、 陈娬、郭锂等编者共著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课程与教学论为逻辑线索,以系统化和结构化为原则,编排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理论介绍方面做到短而精、新而实,凝集了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既为初学者提供入门指导,又为学生将来从事这门课程教学以及开展深入研究指出了拓展方向;在本课程重点的课程与教学指导方面,着力解决学生(教师)在课程教学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师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技术、模式和策略等。
同时,本教材不仅适合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及教师教育其他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的课程与教学,也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继续教育,而且还有助于其他各学科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的有效教学。
3.教学方法与建议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参与式归纳教学法,其包含的要素有:①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规则、原理、模式等进行集中讲解;②对建构性的观点、案例分析和结论进行分组合作讨论最终形成小组结论;③小组轮流发表结果;小组之间互相借鉴;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和演示;④教师根据分组讨论中遇到的共同问题进行解释,对进一步思考搭建脚手架和提供帮助;⑤最后师生共同发表各自的意见或观点,彼此分享与协商建构共同的建构最终的结论;⑥教师要求同学课后进一步完善课堂上的结论,作为课程作业发布到网上论坛或作业区等模块。
对教学方法采用的建议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不同的教授内容(如概念、技能、态度与情感、设计与实践)、学习与教授环境条件等,优化组合这些模块来开发有效教学。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特色:一专双能,分布式课程
一专: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
双能:学科教师能获取信息与媒体素养与TPACK(内容-教学法-技术的知识),能培养学生的信息与媒体素养。
分布式课程:以分布在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中的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目标为指引,在各个学科中分工合作,完成信息与媒体素养培养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