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敏熙老师介绍
姓名 | 程敏熙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2.10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称 | 副教 授 | 电话 | 020-39130066 |
学位 | 博士 | 职务 | 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 | 传真 | 020-39310882 |
所在院系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chengmx@scnu.edu.cn | |||
通信地址 | 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510006) | ||||
研究方向 | 光电技术及系统、物理实验设计、实验教学与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椭圆偏振光测量术,光电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其他研究领域有网络信息技术及应用、物理实验技术与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等。
从1989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有扎实的物理学科理论基础,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经验,动手能力强。承担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设计、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物理学专业英语、高等数学等本科生课程,以及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近代物理实验方法等研究生课程。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辅助实验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在课堂教学中,能注意师生互动,把新理念、新应用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近年来的教学评估成绩优良。
承担校级研究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产学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两项。2005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光电工程》、《光学与光电技术》、《激光与红外工程》、《大学物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一、主要讲授课程
- 近代物理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必修,3学时/周,3届,150人,
- 物理实验设计,本科专业基础课,选修,2学时/周,4届,350人,
- 专业英语,本科专业基础课,选修,2学时/周,5届,55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届,28人
- 指导本科生科技制作,5届,62人
- 2008年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项,4人
- 2009年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项,4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 基于网络的实验预约系统设计,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 近代物理实验网络课程建设,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
四、教学研究论文
- 程敏熙,曾碧芬,刘惠娜,黄 铭,周期性外力驱动的混沌摆. 物理实验. 2009.1
- 刘惠娜,程敏熙. 利用位移传感器改进受迫振动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2009.1
- 黄铭,程敏熙. 能谱康普顿平台的反冲电子密度分布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
- 黄晓生,程敏熙.发展性评价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大学物理.2008.1
- 曾碧芬,程敏熙.虚拟混沌信号发生及辨识仪的设计.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期
- 曾碧芬,程敏熙.Origin7.0在电磁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
- 张琳,程敏熙.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物理实验.2006.9.
- 张琳,程敏熙.基于ASP的实验考试抽签系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
- 程敏熙.符合测量实验方法研究.大学物理. 2002.6.
五、学术研究课题
- 广东省科技项目二项,No.:C60109,No.:2006B2901020,参与。
- 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007~2009,参与。
六、学术论文
- 基于分振幅斯托克斯参量的椭偏测厚方法[J]. 光电工程,第一作者.2009.7
- 分振幅法偏振光斯托克斯参量测量方法研究,光电工程,第一作者,2008.6.(EI收录)
- 偏振光斯托克斯参量的测量和应用,红外与激光工程,第一作者,2006.10
- 光度法提取粉尘浓度信息的研究,光学与光电技术,第一作者,2003.12
七、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依托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2006,第3完成人
- 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依托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2006,第3完成人
- 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依托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2005,第3完成人
2、符斯列老师介绍
姓名 | 符斯列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2.09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称 | 讲师 | 电话 | 020-39310066 |
学位 | 博士 | 职务 | 教师 | 传真 | 020-39310882 |
所在院系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fusl@scnu.edu.cn | |||
通信地址 | 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510006) | ||||
研究方向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应用物理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讲课程有面向物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凝聚态物理》,面向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固体物理学》,以及《近代物理实验》之“低温物理与固体表征实验”。主要参与国家级、部级研究课题2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2项。
华南师范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现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应用物理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为ECR、ICP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Langmuir静电探针等离子体参数特性诊断、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低温等离子体增强气相外延薄膜,特别是ECR等离子体增强气相外延GaN薄膜工艺及薄膜特性表征。其他的研究领域有低温物理、光子晶体等。
目前主讲课程有面向物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凝聚态物理》,面向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之“低温物理与固体表征实验”(包括常规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 以及《普通物理实验》之电学实验。并从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课堂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经验。在物理理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结合当代新知识、其他辅助教材对知识点的理解来丰富课堂内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研究课题2项。近年来在《Plasma 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Vacuum》、《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等国内外等离子体技术及晶体薄膜生长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2项。
一、主要讲授课程
1.近代物理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3届,共370人
2.普通物理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必修,3届,共240人
3.固体物理学,本科专业专业基础课,2.5学时/周,2届,共240人
4.凝聚态物理,研究生专业课,3学时/周,1届,学生总人数:13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总人数6人
2.科技制作:学生总人数7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构建跨学科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06~2008,骨干参与
2.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08,参与
3. 近代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2008,参与
四、教学研究论文
- 符斯列,陈俊芳. Langmuir探针测量低温等离子体参数特性实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 符斯列, 王春安等.变温霍尔效应测量n型锗半导体薄膜材料禁带宽度研究.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 符斯列,陈俊芳,王春安. Langmuir单探针诊断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参数特性. 大学物理实验, 2009
- 符斯列,陈俊芳等. 等离子体参数诊断及其特性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五、学术研究课题
1.“蓝光功能薄膜材料的低温等离子体制备和研究”,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5~2007年,主要参与者,负责蓝光功能薄膜材料的低温等离子体制备和表征。
2.“ECR-PEMOCVD低温外延蓝光发光薄膜材料的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2005~2007年。主要参与者,负责ECR-PEMOCVD低温外延蓝光发光薄膜材料制备和表征。
六、参与申请的发明专利
1.增强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薄膜的装置及方法,No. ZL03126525.1,第3完成人
2.等离子体增强沉积薄膜装置的基片台. No.200710026859.X,第2完成人
七、学术论文
-
Silie Fu, Junfang Chen,Hongbin Zh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s of GaN film growth by ECR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9
- Fu Silie, Chen Junfang, Li Yun et al.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of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Plasma Enchanced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for Deposition of GaN Film.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 Silie Fu, Junfang Chen, SheJun Hu et 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R plasma spatial distribution. Plasma 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 Junfang Chen, Silie Fu, Xiuqiong La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 plasma distribution in a divergence- type ECR-PECVD system. Vacuum , 2006
- Fu Silie, Chen Junfang, Wu XianQiu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R Plasma Density in the ECR-PECVD Reaction Chamber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 符斯列, 王春安 等.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氮化镓薄膜特性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0
- 符斯列, 陈俊芳. 低温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氮化镓薄膜的光谱特性研究. 信息记录材料. 2010
- 符斯列,陈俊芳等。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空间分布诊断及其特性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2005
3、黄佐华老师介绍
姓名 | 黄佐华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1.10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称 | 教 授 | 电话 | 020-39310066 |
学位 | 硕士 | 职务 | 教 授 | 传真 | 020-39310882 |
所在院系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zuohuah@scnu.edu.cn | |||
通信地址 | 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510006) | ||||
研究方向 | 光电信息检测技术 |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光电技术及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与教学,长期担任“近代物理实验”、“信息光学”、“光电探测技术”等课程的主讲教师。
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主持广东省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深化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依托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成果(第二完成人)获2005年国家级二等奖,获部、省、市科技奖、优秀软件奖和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学及研究论文40多篇。
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多篇并分别获大学生全国及广东省“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及一等奖各一次,获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2009年获广东省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及华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
近十年来,主持省、市和横向科研项目共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通过鉴定项目3项。申请并获国家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主持的“HST系列多功能智能椭偏测厚仪”项目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评价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获教育部优秀教学仪器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及广东省优秀软件奖,已批量生产,在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烟台大学和深圳飞通光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世维通光通讯有限公司等近二十个单位应用,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主要讲授课程
- 近代物理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必修,3学时/周, 5届,约800人
- 普通物理实验,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1届,约120人
- 现代物理选题实验,3届,约50人
- 光电探测技术与微弱信号,5届,
- 研究生信息光学,3届,研究生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 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5届,20人
- 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两项,7人
- 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物理实验设计大赛2届,7人
- 指导学生获2009年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 指导学生获2009年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 指导学生获2006年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
- 指导学生获2009年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 2007~2009年广东省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深化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主持
- 2006~2008年校大学教改项目“构建跨学科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参与
四、教学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
- 张俊莲,黄佐华,朱映彬,椭偏测厚仪确定薄膜真实厚度的分析,大学物理, 2008,27(1)
- 陈超嫦,黄佐华等,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松树的指纹图谱.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2)
- 朱映彬,黄佐华,透镜对线偏振光偏振状态影响的初步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 黄佐华,何振江,杨怀,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改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高等理科教育,专刊,2007
- 许剑, 欧蔼庆 ,黄佐华,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薄膜厚度的改进与分析,物理实验,2008,28(2)
- 黄佐华等,椭圆偏振法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大学物理,2004,23(9),41-45;
- 黄佐华等, 测量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的光学方法,现代科学仪器,2003,8
- 黄佐华等,自动椭偏测厚仪测量精确度的实验研究,机电工程技术,2004,33(4)
- 黄佐华等,产学研相结合改进光学实验教学.量子电子.2004,24(5):699
- 张建彬,黄佐华,杨怀,直接电压放大功率驱动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研究,华南师大学学报, 2004,(4):74-77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 “依托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第二完成人)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等学校远程物理实验室建设与应用” (第二完成人)获2008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获华南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
- 获2009年广东省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五厅局合发。
- 获2009年华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
六、主持的学术研究课题
- 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纳米级薄膜厚度椭偏快速自动测厚系统研究”,2003~2006年
- 广州市环保局项目“ 光声光谱技术在检测大气悬浮颗粒物来源中的应用”,2003~2006年
- 广东飞驰技术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光电精密测量仪器的前期研究”,2005~2006年
- 广州波谱光机电公司横向项目“高性能光谱型纳米薄膜椭偏测量仪研究”,2006~2008年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纯相位样品干涉扫描显微成像和测量技术研究”,2006~2009年
七、发表的学术论文
- Huang Zuohuah,Wang lijuang, He Zhenjiang, Ellipsometric Data Inversion of Absorbing Films by Simulated Annealing - Simplex Hybrid Algorithm,SPIE,7511,7511E-1(2009)(EI)
- 陈凤超,黄佐华,李榕,干涉直条纹周期测量及其在位相检测中的应用,激光技术,32.2,(2008.1)
- 黄佐华等 测量薄膜折射率的光栅衍射干涉方法,光电工程31.6(2004)(EI)
- Huang Zuohua,Zhenjiang He,Xidong Wang,The Study on Utilization Ratio of Light Energy for the Coupling between Extended Source and Optical Fiber and Monochromator, SPIE,5642,(2004)(EI)
- Huang Zuohua,Fengchao Chen,A New Method of Scanning Image for Phase Objects, SPIE,6150(2005)(EI)
八、授权专利(第一完成人)
1. 测量薄膜折射率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No.03113652.4,2004年获授权
2. 相位物体扫描成像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No.0510034208.6,2008年获授权
3. 球面反射镜的双点源干涉检测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No.05101206638,2008年获授权
4. 紫外线强度检测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No.200610132375.9,2009年授权
4、唐吉玉老师介绍
唐吉玉,硕士,副教授。1985年从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1988年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1995年到华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担任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固体电子性质的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模拟,主研方向为固体性质计算及模拟,对粒子探测器及其应用以及微弱信号检测有深入的研究
5、刘朝辉老师介绍
姓 名 |
刘朝辉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8年7月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参 加 工 作 时 间 |
1999年9月 |
高校教龄 |
10年 |
专业技术 职 称 |
实验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无 |
工作单位 |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联系电话 |
13719277097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
电子信箱 |
22041798@qq.com |
主要贡献
1、参与广东省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近代物理实验”建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者,参与普通物理实验(三)校级精品课程。
2、示范中心实验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完成基于社区的互动综合设计性实验WIKI网站建设,完成视频与数据同步采集的大学物理实验评价系统。并正在着手完成实验微课系统的开发。
3、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实验课程和实验室管理创新,自制仪器开发多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并申请多个学校综合设计性实验课题。2008年10月所研制的“基于DDS的连续波核磁共振实验装置”获得教育部主办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教学仪器二等奖(第二作者)。
4、指导学生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和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多项,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 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得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三等奖 ,2009年第一届广州高校学生知识产权发明创新赛金奖 。发表实验教学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