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器件专业《物理化学(2)》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 24G9516b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2)(新能源与器件专业)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是在已学过一些先行课(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形式的普遍规律,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相到表相、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的研究内容。

    《物理化学》包括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几大板块。热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时的能量转换关系、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以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对反应方向和限度的影响。研究这类问题可为设计新反应、寻找新的反应路线提供理论上的帮助。《物理化学(2)》包括动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以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这类问题可为如何有效控制化学反应、抑制副反应发生,使反应按照所需要的方向和适当的速率进行提供理论上的帮助。电化学主要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及遵守的规律;胶体与界面化学部分主要研究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物理化学课程内容可以从原理上解释生产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把廉价的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如何使海水淡化?萃取、结晶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提高产品的产率?新型绿色电池的研究进展?考古学中如何断定文物的出品年代?人工降雨如何实现?输液所用的生理盐水如何确定浓度?输液时为何不能有气跑?纳米材料如何制备……等等,都可以用物理化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辨的学习能力,本课程讲授内容贯彻精讲多练、主次分明的原则:课堂上精讲、课堂下精练。在注意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容易理解的内容可通过在线课程教学、线上自学讨论等方式达到教学要求。对于抽象的知识点、前沿领域、应用性强的知识,可以通过面授结合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带星号的章节,可按教学的实际情况取舍或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本课程总学时数:96学时,上下册各48学时。。

考核方式:闭卷试卷期末考试占60%,平时10%,网络在线学习15%、期中考试占15%

推荐教材: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物理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主要参考书目

1. 朱传征、许海涵主编,《物理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韩德刚、高执棣等编,《物理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朱文涛等编《物理化学(基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 彭笑刚编,《物理化学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5. Atkins, AtkinsPhysical Chemistry双语,牛津大学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Peter Atkins Julio de Paula, 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 8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最后修改: 2020年02月27日 星期四 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