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活动3-根据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你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哪些新技术或媒体最有可能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

AT

AT

by 李姝婷 20172821006 -
Number of replies: 9
In reply to 李姝婷 20172821006

回复: AT

by 周颖樱 20172821021 -

【问题】

讨论在高等教育中,哪些新技术或媒体最有可能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为什么?在应用中可能面临哪些困难或挑战?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或挑战?

In reply to 周颖樱 20172821021

回复: AT

by 周颖樱 20172821021 -

我认为在高等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VR)最有可能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

虚拟现实主要以3D图像的形式出现,可以为学生呈现图像、虚拟实验、虚拟环境等,用户通过计算机界面进行交互和操作,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育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可通过自然的交互方式,将抽象的学 习内容可视化、形象化,为学生提供传统教材无法实现的沉浸式学习 体验,提升学生获取知识主动性,实现更高的知识保留度。目前,教 育已成为虚拟现实应用行业中发展最快也是最先落地的领域,随着政 策的鼓励和市场的驱动,预计虚拟现实教育市场还将持续增长。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建与现实社会类似的环境,进而解决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性的要求,因此其在教育领域内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In reply to 周颖樱 20172821021

回复: AT

by 马悦琳 20172821030 -

 

Hiiiiiii!

我认为在创客教育最有可能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

受众分析:

个人认为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电子的,虚拟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地去充斥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都会相应减弱。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动手实践的需要会变得更加迫切。这也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兴趣点吧。

技术分析:

结合教育现在的发展现状,我认为我们离广泛应用成熟的AI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还有一段距离,由于他们的成本比较高昂,程序也比较复杂。我认为以动手操作为代表的创客教育会比较容易应用到未来的教育中

Makerspace 的原因:

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应用会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具象也更加立体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实操能力。

困难或挑战:

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课程设计以及升学考核形式的考量。

应对:

本着一人为本的信念去设计课程,同时也应该改变考核形式去激励学校更多地应用到这项技术。

In reply to 李姝婷 20172821006

回复: AT

by 李姝婷 20172821006 -

我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教育智能机器人这种新技术最有可能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

原因:对于机器人技术,地平线报告提出,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对机器人的研究,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计算思维,教师要使用机器人加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同时,编程作为一种素养也将有助于机器人在基础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关注。

 

In reply to 李姝婷 20172821006

回复: AT

by 李姝婷 20172821006 -

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1.成本过高,投入过大,资金不足。

2.教师不能有效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辅助教学。

3.学生好奇心过盛导致损坏机器人。

怎么做?

1.学校:

(1)尽可能与教育局、教育机构等沟通,投入大量教育资金。

(2)开展有关智能机器人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教师培训或讲座。

2.教师:做好并记录智能机器人培训工作。

3.学生:认真汲取知识,不损坏智能机器人。

In reply to 李姝婷 20172821006

回复: AT

by 林芳宇 20172821023 -

根据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我认为在高等教育中物联网最有可能广泛应用到教学中。

物联网是智能对象的进一步演化。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全球定位系统和红外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随着物联网成为对目标当前的位置、环境以及目标当前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控的一种机制,人类学和历史学等领域将借助物联网获取更多信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

根据《地平线报告》,物联网将会在未来4年至5年被教育领域广泛采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将实现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物物相连的网络。那时,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学习将变得更加高效与合理。在教学方面,高等教育中物联网的应用将会整合个性化学习材料和提供即时反馈的形成性评价技术,开展更有效的混合式学习。

In reply to 李姝婷 20172821006

回复: AT

by 林芳宇 20172821023 -

在应用中遇到的挑战:

1. 难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

2. 难以全方面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把计算机思维融入教学。

3. 如何平衡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

4. 推进数字公平。

解决方法:

1. 要积极地进行教学的实践探索,不断积累优秀的教学案例。

2. 要重视学校领导的引领作用。

3. 重构教师角色,进行教师信息化培训,让教师不断关注学生并给予个性化指导。

4. 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媒体配合使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