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活动2:比较和对比两种不同的协作学习技术

创造401

创造401

by 曾玉怡 20172821031 -
Number of replies: 0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6种:

(1)练习:包括编排题目、比较答案及登记分数,通常作为正常教学的补充;

(2)个别指导:包括教授规则、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提供应用的环境等;

(3)对话与咨询:又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模式,允许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比较自由的谈话

(4)游戏:创造一个带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游戏的内容和过程与教学目标相联系;

(5)模拟:用计算机模仿真实现象(自然的或人为的现象),并加以控制,如模拟化学或物理实验和飞机、车船驾驶训练等;

(6)问题求解:让学生以多种途径运用规则和概念,得到问题的解,既要求学生不仅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且掌握其解答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需要在同一课程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交叉使用这些教学模式

在线协作学习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突破时空的限制。网络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台连入 Internet的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

2.多样性。协作形式多种多样,协作内容可多可少,协作时间可长可短。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网络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媒体的学习资源(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满足各种学习需要。

3.知识结构非线性。网络教学的知识点连接都是超文本方式,学习者在通过网络学习时,不用按照个模式进行,可以充分按照自已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4.资源丰富与共享性。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如果学习者想要搜集某方面的信息,输入相关字段,只要点击搜索引擎几秒钟之内计算机网络就能帮你找到古今中外相关的信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5.交互性。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时间、空间交互的特点。

6.协作性。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式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能方便

地共同充实教学内容。虽然 Internet上师生的距离很远,但通过这两种形式的协作,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距离更近个性化。

7. 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网络教育给教育带来的革新不只是一种新的学习手段,而是对整个教育思想和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通过网络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育不再只能在学校进行,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学习不再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专门进行,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8.虚拟性。网络学习带有很强的虚拟性,如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时,面对的是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网络教室是虚拟的,并没有真实的物理意义。

9.信息传输的快捷性。文件传输(FTP)是促进网上进行协作学习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非常快捷,如通过聊天室人们可以即时传递信息

10.自发性。学习者之间结成学习伙伴,完全出于个人自愿,可随意退出或更换合作伙伴。

11.合作性。一旦结成学习伙伴,便按合作意愿自发地为共同的学习主题制定合作计划,开展讨论互相启发,共享合作成果。

12.高效性。通过计算机能够快速而全面地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在计算机和网络广泛应用以前是无法达到的。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学习可以更广泛地对协作学习的效果加以评价,各方面都有机会提出个人意见,教师和各成员可以及时加以吸收、总结和反馈。学习伙伴在亲和、协商、讨论、认同感染中能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指导与帮助,能取长补短,产生群体结构功能。

 

Attachment 7894a4a8a49894c9f976041ebacccd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