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作学习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在线协作学习和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其相同点基本都在协作学习的相关部分。
相同之处
- 主体都是学习者,且都明确学习不是背诵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寻求解决问题所需的概念性知识,即学习者之间需要达到相关知识的共享、提炼,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知识及其框架的建构
- 并非不存在教师,教师也在两种协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点
- 在线协作学习:教师在这个技术对应的模式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既是学习者的陪伴者,又要提供相关的知识资源即发挥着知识社区的职能,还要在学习者跟学科的前沿相关知识之间发挥桥接的作用。可以说,在这种技术对应的模式下,教师的能力和表现,基本可以左右学习效果的上限
- 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跟前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样是在线,但前者中一些教师本来的职能交由计算机实现。我的理解是,知识社区和前沿知识桥梁的功能可由进步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这些学习资源的获取都因技术的进步而变得容易,学习者可以轻易地获得这些资源。而教师的资源就从这些中解放出来,发挥一些计算机目前还达不到的职能。教师可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统筹者的作用,这是目前技术无法取代的。而且,教师能左右学习效果上限的情况也不存在了,学习效果的上下限基本取决于学习者的觉悟和学习能力。
对比以上特点,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仅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关键问题的解决基本依赖教师,但实现关键问题的解决这一步,相对于另一种的职能相对简单;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的话,教师担当学习者陪伴者和整个过程的统筹者,要实现这样的职能,不仅难度较高,也缺乏相应的经验,但倘若实现,无疑会给整个协作学习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