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活动2:比较和对比两种不同的协作学习技术

香蕉草莓牛奶组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陈佩晴 20172821049 -
Number of replies: 11

   计算机协助学习是吧协作学习与计算机辅助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与指导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特点:

1、以计算机为基础

2、适合基于目标的学习

3、交互性很强

优点:

1、时间空间的便利性

2、高能力的学生可以帮助低能力的学生,互相进步

3、思考时间的充裕性,可以修改补充自己的观点

4、提高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

局限:

1、学生不熟悉电脑,难以跟上学习进度

2、能力差异会对小组合作产生消极影响

3、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在线协作学习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创建的、学习者以在线形式参与的协作学习环境, 针对同一学习目标, 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 为获得个人和小组最大化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特点:

1、以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基础

2、基于听一个学习目标出发学习

3、文本交互方式是主要的交流方式

4、教师创立情境,学习者在情景中主动学习

优点:

1、有助于培养学习者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2、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发展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

3、在协作交流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原有认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局限:

1、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迥异,可能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2、学习者不熟悉学习环境,参与度不高

3、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In reply to 陈佩晴 20172821049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林泳妍 20172821053 -

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CSCL):

定义:是把协作学习与计算机辅助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与指导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

 

特点:实践证明,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网络教学模式,满足了学习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优势:1.这种网上培训学习有做中学的特性。通过CSCL,学习者可以在做中学,因为一个人自己亲身经历的会比被动接受的记忆往往要更加深刻;

2.学习时间、地点具有随意性。在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不受时间或地点的限制;

3.帮助的及时性。学习者可以及时得到辅导员的帮助,反过来辅导员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作用,从而个体化学习的质量相应地有了保证;

4.协作性。通过小组内部或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讨论,学习者们可以群策群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5.学习内容的灵活性。学习者在复习或反思学习内容时,可随时翻阅其在完成学习任务、活动或模块中所讨论过的内容;

6.思考时间的充裕性。在进行CSCL过程中,学习者在上网公布自己观点前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并随时修改补充;

7.能提高学习者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8.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9.提高学习者的合作责任感。

 

局限:1.忽视有部分学习者操作计算机不够熟练的问题;

2.技术问题。如网速缓慢、网络连接效果差等都会影响网上学习,从而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

3.学习者和辅导教师的时间安排容易出现问题,;

4.整个网上的学习过程和评估体系缺乏一个相对健全的管理监督体系。

 

 

在线协作学习(OCL):

定义:在线协作学习既是一种在线教育理论也是一种在线教育教学法,强调教师或知识社区成员指导下的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或知识社区成员知道并能够清楚讲解如何建构本学科的知识、如何探索创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特点:1.在线协作学习反映现实世界的创新,如:现实世界的知识产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团队形式寻找“最佳”而非“正确”答案等;

2.在线协作学习的核心是同伴讨论;

3.在线协作学习强调教师应该既是学科专家又懂得如何指导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优势:1.能够形成深层的学术学习或迁移学习;

2.可以直接支持一系列高级智力技能的发展,例如: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等;

3.使用计算机替代一些由教师本身所做的传统的教学活动;

4.应用技术提高和改善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社交对话促进知识建构。

 

局限:1.不容易规模化,需要知识丰富、熟练的教师,并且限制学习者的人数;

2.不太适应于自然科学、计算机和工程类学科。

In reply to 林泳妍 20172821053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周妍 20172821012 -

回复泳妍同学的贴:

思考十分深入,面面俱到,我也没什么能补充的。

特别是在线协作学习这一块,泳妍同学用“最佳”解决方案这个表述,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在线协作学习的追求。

另外,资深的教师、专家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线协作学习不能推广到计算机类、工程类的学科探究当中呢?在线协作学习的交流过程并不只是文字符号交流,还可以通过附件的形式分享动图等等的呀。

In reply to 周妍 20172821012

回复周妍同学

by 林泳妍 20172821053 -

在线协作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应用技术提高和改善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将这个特殊的方法通过社交对话促进的知识建构。

在线协作学习是更容易适应那种认识论、理论为主的领域,比如: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商务、健康学科等等。

但如果将基于问题和基于探究的方式组合,在线协作学习也是可以运用在自然科学、计算机和工程类学科。但这对教师、学习者以及科学技术的要求都有所提升,不容易实现。

In reply to 林泳妍 20172821053

回复: 回复周妍同学

by 周妍 20172821012 -

确实理论层面的领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会便捷很多,在实践操作层面实施起来会比理论层面复杂一点,但我认为以目前的科技和经验,已有相关的实践并且收效甚佳,例如:通过三维建模把桥梁设计方案形象地展现。

但确实在带来便捷的同时,这对参与者和技术的要求更高。

相信日后我们会摆脱技术限制导致的在线协作学习对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束缚,给学习者带来便利。

In reply to 陈佩晴 20172821049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周妍 20172821012 -

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

特点:

①计算机作为检索工具和沟通工具。

②声图文并茂,感染力强(以多媒体为主的课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③交互性强(人机对话、人人对话)。

优势:

①通过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多种形式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②交互式环境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③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协调者,学生自定义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自主学习,体现和实践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论”。

④教学过程趋于个性化,能面向更广大学生群体,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各抒己见。

局限:

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②能力较低的学生可能对能力较高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在线协作学习:

特点:

①小组内、小组间在线讨论交流,实现信息流动。

②组员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③组员通过网络获得学习资源和信息。

优势:

①跨越时空界限开展学习讨论交流。

②组员各司其职,思考研究深入。

③组内交流有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交际能力和口才。

局限:

①组员各自完成分工但沟通交流不足,导致成果缺乏整体性,不协调。

②组内不团结,部分组员积极活跃完成任务,部分敷衍完成,打击积极性,效果欠佳。

In reply to 陈佩晴 20172821049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周妍 20172821012 -

回复佩晴同学的贴:

为什么说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适合基于目标的学习?为什么说它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

在在线协作学习中交互式情境起了什么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解决组员参与度不高和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组长的做法很值得推广借鉴:

①指定明确的分工,任务驱动让人变积极。

②定点讨论。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不限,但是会有几个固定的时间小组成员全部在线,共同开展讨论交流,让头脑风暴刮得更猛烈些吧!

In reply to 陈佩晴 20172821049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韦振宇 20172821044 -

两种协作学习技术的共同点:

需要借助计算机开展学习活动。虽然说现在科技很发达,但是真正应用到教学当中的科技真的不是很多。并不是说其他科技无法应用到教育,学习当中,只是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简单地说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到教育和学习过程当中。目前,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为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基础,以及各种各样教学技术兴起,让计算机得以在教育领域当中大展身手。计算机协助学习技术和在线协助学习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掀起的汹涌海浪,不断冲击着以人与人面对面为核心的传统课堂协作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目的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这就是计算机的威力,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强调人机交互。两种协作技术,都是需要学习者会操作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学习环境之下,进行学习活动。这不再是传统的学习方式,知识的传播者不再只有人,计算机也成为了知识的传播者。当计算机将整理好的知识点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你的面前,当计算机将各种学习资源提供给你学习,当计算机把课后作业布置给你,当计算机将你的作业练习进行批改并给出指导建议,这些时候计算机都可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虽然说这些内容都是人为设定的好的程序实现,但是这些最后实际操作是计算机,把最终结果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是计算机。所谓人机交互,就是人和电脑进行一系列信息传播,我们不可否认计算机是人设计出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计算机替我们做的事情。计算机协助学习技术和在线协助学习,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以人际交互为主要思想的学习探索之路,通过与计算机,我们不单可以和我们的老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讨论,探讨,我们还可以和计算机进行一系列交互行为。

突破了时空限制。我们传统协作学习方式核心是什么?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真实世界当中的合作探究。然而这种协作方式是有明显的缺陷的,比如说:当小组部分成员因为某事无法出席某次小组合作活动,那么他、她可能就无法跟上小组工作进度,发生信息不均匀现象。小组成员由于现实世界的原因,很多时候为了参加小组活动,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空间转移,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简单的说就是传统协作学习方式不得不因为现实客观条件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而大大降低小组协作效率。然而计算机协助学习技术和在线协助学习,有效地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不便的问题。在这两种协作学习方式之下,允许出现信息时空断层情况,也就是小组成员不需要一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获取信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可以让信息在小组成员在自己空闲时间了解信息,清楚小组工作进度和自己工作分配。不得不说,计算机协助学习技术和在线协助学习为我们解决了两大小组合作难题,大大地提高了小组合作效率。

两种协作学习技术的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计算机协作学习主要是强调计算机的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过程当中强大的信息加工,处理,保存能力。而在线协作学习主要是强调在线协作,也就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小组讨论效率。侧重点不同,导致其应用方向,出现了差异,计算机协作学习更多是应用在知识传输阶段的教学活动,在线协作学习更多是应用在知识探究。

②名字不同。名字不同这个话说出来可能很可笑,这不是废话嘛!对啊,就是废话,但是这两种技术的名字就是不同。名字这个东西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或者这样说名字这个东西是虚的,不会对实际情况造成什么影响,只是一个人为规定的东西而已。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我们这个领域的人,比如说以我们的爸爸妈妈的老一辈听了这些技术,第一反应这是什么,然后就会思考名字代表什么含义,这不是望文生义,这是在仅有的信息基础之下进行的信息推理,然后父母就会问我们这是什么,你在搞什么,我们会觉得太难地解释清楚,只能在名字的基础上给他们解释,但是他们肯定不懂,我们没办法就会抛下一句,哎,说你也不懂。这时候就出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代沟。名字到底有多重要,我不再阐述,我更想指出的是这两个技术的差异性,在给它们命名的时候,其实已经将它们分为两个东西。

我觉得我们需要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因为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In reply to 韦振宇 20172821044

回复韦振宇同学

by 林泳妍 20172821053 -

我大致认同你所说的内容。不仅详细而且加以分点,条理清晰又有逻辑。

但我觉得你可以对这两者“侧重点不同”的方向讲多一些,也可以举例子来说明哦~

In reply to 韦振宇 20172821044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李淑怡 20172821052 -

韦振宇同学的答案组织方式让我耳目一新。我自己只是分别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以及在线协作学习两种协作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并没有直接的比较两种的异同之处。我在思考这两种协作方式的优缺点时会有点混淆,觉得两种方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看了你的回答,我觉得自己对两种协作方式的异同更有概念了。

In reply to 陈佩晴 20172821049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苏浩佳 20172821039 -

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
CSCL的特点
①交互性:
1、传输信息丰富(可以模拟操作,例如展示人脑整体及部分结构的三维动画);
2、交互人数可变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 ;
3、交互的控制权可以均衡分配(高度集中或设计安排);
4、同步、异步交互均可;
5、交互的过程可以记录保存;
②协作性:
1、支持共享信息;
2、支持共享活动(如集体讨论、轮流发言);
3、支持角色扮演(调停者、指导者、组织者);
4、支持创造行为;
5、支持控制管理。

在线协作学习(OCL):
目前,关于学习的建构主义方式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建构主义教学形式的发展,最初称为计算机媒体通信,或者网络学习,直到Harasim2012 才称之为“在线协作学习原理”(OCL)。她对OCL的描述为:
OCL理论提供了一个学习模式,它鼓励和支持学生一起创建知识:去发明和探索创新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所需的概念性知识而不是背诵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OCL理论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这不并是认为学习或知识的建构就足够了…..在OCL的理论中,教师承担了关键的角色,他不仅仅是学习者的伙伴,也是知识社区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桥梁。学习被定义为概念的改变,也是创建知识的关键。学习活动需要说明,并由学科规范以及强调概念学习和构建知识的对话过程进行指导。
OCL的特点:
①应用得当,在线协作学习能够形成深层的、学术学习或者迁移学习,至少可以和在校园内的课堂教学一样好。相比那些面对面讨论和对于物理线索缺乏的一些补充,在线学习异步的、记录下来的东西都要多。
②-在线协作学习因此也可以直接支持一系列高级智力技能的发展:例如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综合和评估,这些都是数字时代学习者最重要的需求。
局限:
①不容易规模化,需要知识丰富,熟练的教师,并且限制学习者的人数;
②它是更容易适应于认识论领域教师所从事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以及商务、健康学科,相反,不太适应于自然科学,计算机和工程类学科。然而,如果将基于问题和基于探究的方式组合,它也可以运用在这些领域中。

 

In reply to 陈佩晴 20172821049

回复: 香蕉草莓牛奶组

by 郭敏姿 20170734060 -

不同:

1.人数限制:计算机辅助学习可以容纳的人数相比于在线协作学习更多。

2.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计算机辅助学习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低,;在线协作学习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

3.师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在线协作学习相比于计算机辅助学习,使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多。

4.关键角色:计算机辅助学习中主要角色是学生,而在线协作学习则是教师。

5.学习自由度:计算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