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砺儒云课堂
登录
  • 首页
  • 分类课程
    广州校区石牌校园 [101] 教育科学学院 [103] 历史文化学院 [104]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107] 国际文化学院 [108] 美术学院 [111]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112] 数学科学学院 [113] 生命科学学院 [114] 地理科学学院 [115] 计算机学院 [116] 心理学院 [117] 继续教育学院 [119] 马克思主义学院 [166]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174]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 [179]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 [231] 本科生院 [612] 教师教育学部 [991] 军事教研室 [223] 校团委 [122]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124] 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230] 党委学生工作部 [301] 网络信息中心
    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 [109] 旅游管理学院 [130] 文学院 [13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2] 法学院 [134] 体育科学学院 [135] 音乐学院 [136] 物理学院 [189]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64] 环境学院(环境研究院) [165] 化学学院 [168]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佛山校区南海校园 [151] 城市文化学院 [15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 [174]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 [175] 人工智能学院 [176]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78]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181] 基础教育学院 [182]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183]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184] 汕尾校区公共课教学部 [185] 行知书院 [186] 创新发展研究院 [187] 创意设计学院 [188] 商学院 [191] 教育科学学院(汕尾)
    其他 [992] 培训课程 [993] 通识教育 [994] 辅修课程 [995] 党课 [997] 公开课 [999] 其他
  • 平台操作指南
  • 砺儒文件库
  • 数据统计
  • 申请课程
    本科生课程(一键建课) 其他课程(开课申请) 申请列表 使用介绍
  • 更多
  • 简体中文 ‎(zh_cn)‎
    简体中文 ‎(zh_cn)‎ 日本語 ‎(ja)‎ 正體中文 ‎(zh_tw)‎ English ‎(en)‎ Français ‎(fr)‎ Русский ‎(ru)‎

    • « 上一页
    • 1 页 1
    • …
    • 20 页 20
    • 21 页 21
    • 22 页 22
    • 23 页 23
    • 24 页 24
    • » 下一页

    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翁筱曼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杜新艳, 张成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李春梅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杜韶容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王世诚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我们本学期所要学习的,是从1949年开始到1999年为止,发生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文学历史。在1949到1976年之间的这段文学史,会涉及到比较多的历史政治事件。同学们要把相关的政治历史事件和作家作品结合在一起理解,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这一段文学史过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阶段,政治性比较松弛,“文学性”加强。多个文学潮流涌现,文学创新热闹非常,此时的作家作品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呼声逐渐加强。20世纪90年代,因为市场经济的加入,文学生态再次改变,文学形态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教师: 刘芳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李金涛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李春梅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选取中国当代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小说文本,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精细阅读建立文本与历史、现实、个人的关系,引导学生拓展视野,理解社会与时代,审视自我与生命,批判性地思考当代人,尤其是自身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和可能性,以塑造有情怀、有承担的人格。


    教师: 李春梅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二)[2018级第7-8班]

    中国古代文学(二)[2018级第7-8班]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肖少宋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I-2)

    中国古代文学(I-2)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宗靖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4)

    中国古代文学(4)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邓丹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世情、才性与中古诗歌[2018级]

    世情、才性与中古诗歌[2018级]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本课程主要精讲魏晋六朝诗歌八十首,从世情、才性两角度切入分析。

    通过学习本课程,期待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1.深入认识早期文人诗歌的独特性;

    2.理解社会时代、诗人性情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4.体会诗歌独到的艺术美感。

     

    教师: 肖少宋

    点击进入该课程

    《诗经》研读

    《诗经》研读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田范芬

    点击进入该课程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内容简介: “红楼梦研究”课作为通识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通识素质为目标,具体将以《红楼梦》文本阅读为依归,以相关阅读视角理论观照为方法,以教师主讲结合师生讨论、乃至个性演绎等方式探索多元解读的可能性。希望借此体会《红楼梦》中人性的光辉及诗意生存的精神,了解《红楼梦》时代的文化思想和社会人生,强化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感受能力,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了解学问生活,培养对研究的兴趣。

    选课要求:(1)选课的主要原因是喜欢《红楼梦》,而非为了学分;

    (2)选课者课前曾通读过《红楼梦》八十回,或在本学期第四周结束前通读《红楼梦》八十回;

    (3)在网络课堂上完成课前课后任务要求。每周按要求提交100字左右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观点于课前2小时前发布于讨论区。课后在讨论区及聊天区继续探索与讨论。并完成课后作业。

    (4)论文写作要求3000字以上,不抄袭,不依附于别人,有独立观点,强调原著阅读为主,可以阅读参考相关的背景或理论知识。

    成绩评定:将由课前小观点(发表于电子讨论室)(20分),出勤与课堂讨论参与(20分),课后作业 (20分)和期末论文(40分)四项构成。

    教学计划:

    主题一: 《红楼梦》研究概论 教学周:第1 周

    主要内容: 介绍《红楼梦》版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概况;考察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关学习基础调查;相关教学事务协商

    主题二:《红楼梦》的性情生命 教学周:第2-5 周

    主要内容:《红楼梦》人物性格论、婚恋观、情爱观、性别意识、生命意识、主体意识

    主题三:《红楼梦》与风俗文化 教学周:第6-9周

    主要内容:《红楼梦》岁时风俗、《红楼梦》与服饰杂物、《红楼梦》与饮食医药、《红楼梦》与园林建筑、《红楼梦》与教育、《红楼梦》与经济民生、《红楼梦》与世态人情

    主题四: 《红楼梦》的西方理论观照 教学周:第10-11 周

    主要内容: 《红楼梦》与神话批评、《红楼梦》与心理分析、《红楼梦》与性别理论、《红楼梦》与符号理论、《红楼梦》与叙事理论

    主题五:《红楼梦》的宗教哲思 教学周:第12-13 周

    主要内容: 《红楼梦》与周易、《红楼梦》与道家《红楼梦》与玄学、《红楼梦》与佛教禅宗、《红楼梦》与儒家伦理

    主题六: 《红楼梦》与清廷秘史 教学周:第14 周

    主要内容:索隐派红学及其对红楼梦人物与清廷皇室宗亲的附会与印证、红楼梦人物与清代历史人物的附会

    主题七: 《红楼梦》与家族兴衰 教学周:第15-16周

    主要内容:考证派红学与“曹学”、《红楼梦》“自传说”、曹贾互证、作者考辨、家族主题、家族意识、宗族伦理、兴衰冷热说

    主题八:《红楼梦》的诗词艺术与艺术再生 教学周:第17-18 周

    主要内容:《红楼梦》及续书、《红楼梦》与戏曲、《红楼梦》与绘画、《红楼梦》与音乐、《红楼梦》与影视改编


    教师: 杜新艳, 邵梦澜

    点击进入该课程

    20世纪文学经典选读

    20世纪文学经典选读

    课程类别文学院本科生课程(19-20下)
    教师: 周佩瑶

    点击进入该课程

    语文教学论2019

    语文教学论2019

    课程类别文学院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本课程为培养语文教学骨干的主干应用理论课程。根据语文教育专业自身规律及其教学特点的要求,《语文教学论》课程在语文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为教师教育课程。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研究、改革、创新的基本意识与初步能力,以适应并推进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将其建成为广东省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一门主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以师范生为服务主体,兼顾在职中学教师的需要,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并基于网络进行多渠道推广,在中学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性和广泛的辐射性,发挥引领作用。本课程建设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着重培养师范生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

    教师: 王萍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期刊编辑实务

    期刊编辑实务

    课程类别文学院

    期刊编辑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应用学科,是华南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编辑出版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版面的设计、封面的设计制作、汉字的结构,版面的构成、版权页的制作、期刊广告的设计等相关知识。

    该课目前授课对象为编辑出版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由编辑出版教研室胡博教师担任课程主讲。课程目标主要是学会期刊的封面、版式等相关元素的整体设计制作,能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完整的期刊,了解期刊制作的流程及设计。每年一对一指导编辑出版班将近40个学生制作40本电子杂志,同时制成纸板杂志。

    14年来,为了强化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期刊编辑实践能力与素养,我们非常重视与出版行业杂志社的对接建设,与《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金融观察》杂志社、《语文月刊》杂志社、《南方人物周刊》等10家单位签订了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充分调动积极有效的社会资源,并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南方都市报》、网易、搜狐广州分公司、金羊网、新华网等媒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优质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坚实的行业合作基础为期刊编辑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支撑。

    教师: 胡博

    点击进入该课程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

    课程类别文学院
    教师: 陈王青

    点击进入该课程

    语文教学论2018

    语文教学论2018

    课程类别文学院

    《语文教学论》是以语文教育的事实和过程为依据,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方式与专业化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发现和总结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律,提升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价值,建构和完善适合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门应用理论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他们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教师专业技能,树立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信念,为将来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本课程根据“互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重新设计了师范生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总体框架,构建了师范生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旨在丰富师范生学习方式,优化教师组织管理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可更好地促进师范生人才的培养。同时,本课程建设力求通过对21世纪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实施创新教育的技能研究,从理论上研究创新教育与人的培养、语文教育、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关系,从实践上建构师范生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新的训练体系。

    教师: 王萍

    点击进入该课程

    • « 上一页
    • 1 页 1
    • …
    • 20 页 20
    • 21 页 21
    • 22 页 22
    • 23 页 23
    • 24 页 24
    • » 下一页
    云助理
    页脚(左)

    版块

    砺儒云课堂致力于提供教学、学习与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旨在建设成为高水平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砺儒云课堂以超融合基础架构作为技术架构,基于国际化开源教学平台Moodle,实现与多种校内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利用教学大数据对学生进行跟踪反馈,具有功能插件多样、数据跟踪详细、开源式、扩展性能优异、维护简单等优点。

       电话:(网络信息中心)

      反馈:请通过砺儒小课堂中“我的”-“意见反馈”进行意见反馈。 立即反馈

    页脚(右)

    版块

    华师E通

    华师E通-修改SSO密码

    华南师范大学企业号

    华师企业号-砺儒云课堂

    砺儒小程序

    砺儒小程序

    砺儒云课堂服务支持群(QQ)

    砺儒云课堂服务支持群 (QQ)

    Copyright © 2024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05008875号

    您正在用访客帐号访问 (登录)
    ‎数据保留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