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文学院《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文学概论 |
|||||||
英文名称 |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theory |
|||||||
适用专业 |
汉语言文学 |
|||||||
课程编码 |
01E11461 |
开课学期 |
2 |
学分/周学时 |
3/3 |
|||
课程性质 |
1 |
课程类别 |
2 |
|||||
先修课程 |
现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现代文学 |
|||||||
教材、参考书与学习资源 |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版。 2.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3.王一川:《文学理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 6.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 |
|||||||
一、课程简介 文学理论是高等院校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具有较强意识形态性的人文科学学科,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对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以及各式各类的文学研究都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 |
||||||||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 |
||||||||
章目编号 |
章目名称 |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
学时安排 |
|||||
1 |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
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理解: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掌握: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 应用:文学“四要素”;文学理论的性质; |
3 |
|||||
2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建设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
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理解: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 掌握: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应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
3 |
|||||
3 |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
了解:人类活动的性质;文学活动的地位; 理解: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掌握: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四种理论; 应用:结合文学作品阐释文学起源的“劳动说”;文学发展的诸原因; |
3 |
|||||
4 |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
了解: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 理解: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通行含义; 掌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应用:话语蕴藉;结合作品说明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
3 |
|||||
5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
了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掌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应用: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 |
3 |
|||||
6 |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
了解: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涵与关系;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理解: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掌握:文学创作的客体与主体;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应用:结合作品分析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
3 |
|||||
7 |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
了解: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文学材料;艺术发现;创作动机; 理解: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 掌握: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应用:构思方式;联系作品分析“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矛盾; |
3 |
|||||
8 |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
了解:文学的真实;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审美理想的烛照; 理解:艺术真实的特征;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文学形式的升华;文学形式之美; 掌握:情感与善;情感表现;“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应用:结合作品分析艺术概括;人文关怀;审美理性;“诗意的裁判”;“有意味的形式”; |
3 |
|||||
9 |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
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及其发展演变;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及其特征; 理解: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应用:三种类型文学的区别;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其类型与特征; |
3 |
|||||
10 |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
了解: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典型论的发展;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文学形象的特征; 理解:典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意境;审美意象; 掌握: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意境的特征;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应用:熟练运用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审美意象的特征分析文学作品; |
5
|
|||||
11 |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
了解:叙事的含义与特征;叙事的构成; 理解: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情节与事件的关系;行动逻辑; 掌握:行动元与角色;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 应用:结合作品分析叙述者的声音;叙述接受者; |
3
|
|||||
12 |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
了解:抒情与抒情性作品;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抒情与宣泄; 理解:抒情与现实;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掌握:抒情方式;抒情角色;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抒情话语; 应用:结合作品辨析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一切景语皆情语”; |
3
|
|||||
13 |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
了解:风格的诸种观念;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理解: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文学的流派风格;文学的地域风格; 掌握:风格的定义与内涵;文学的时代风格; 应用:“风格即人”;结合作品分析其文学风格; |
3 |
|||||
14
|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
了解: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理解: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文学消费;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欣赏;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应用:结合作品阐释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文学接受作为审美交流活动; |
3 |
|||||
15 |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活动 |
了解: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与高潮; 理解:阅读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隐含的读者;正误与反误; 掌握:文学接受的填空、对话与兴味;共鸣;净化;领悟;余味; 应用: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文学活动中的误解; |
3 |
|||||
16 |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
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 掌握:文学批评;伦理道德批评;审美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学批评的实践原则; 应用:文学批评的标准;运用文学批评的实践原则分析文艺作品; |
3 |
|||||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让学生全面掌握文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
||||||||
四、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
||||||||
五、成绩评定方式 学期考试成绩占70%,平时考查成绩占30%。 |
||||||||
审美体验与教育
《审美体验与教育》是一门讲授审美教育理论与文艺批评实践相结合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立足于中西方优秀的审美教育思想,讲授审美教育的代表性思想,并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体验、反思与批判,深入文艺的审美教育领域,培育独特的思考力与表达力,为艺术作品赋予生命,使其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从而培养一种鉴赏的、反思的、文化的、参与式的艺术体验。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小组讨论与思考,体验与研读精选的中外文艺作品,促使学生解放思维,开阔视野,创造富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深入理解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自觉性等范畴,理解与领悟审美与批判性思维,审美与反思力,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文艺文本阅读能力与思考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