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级Linux操作系统

Linux作为日渐流行的多用户、多任务的网络操作系统,有着开放、稳定、安全、费用低廉等许多其他操作系统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大量介绍了在实际项目中常用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可以让学生快速领悟Linux的操作方式和系统的基本使用。本课程从一开始就从系统的基本命令开始讲解,脱离Windows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步领悟Linux的精髓所在。

教师: 苏意玲

2018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与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密切相关。随着人机交互领域新型交互设备的飞速发展,交互理念进行了更新。该课程是为培养在各领域中研究、管理、开发、设计及教学中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同时又是为适应整个社会不断演进的信息化所必需的。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向学生讲授各种用于交互式产品开发的软件分析、设计和评估技术,包括:可用性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的经典模型、人机交互的需求工程方法(任务分析、原型等)、人机交互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交互模式;可视化设计;交互式设计)、人机交互的实现与测试技术,以及人机交互的评估技术(启发式评价;专家评审;观察与调查用户)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模型、原则以及模式;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掌握各种交互技术和常用设计方法,能够应用各种交互物件为复杂软件系统设计人机交互方案;理解人机交互的评估原则,能够对人机交互界面做出正确可用性评估;能够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建模及实现相应地人机交互界面;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交互设计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 张承忠

初级软件设计实作


       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面向软件工程专业二年级的同学开设的一门初级软件设计实作课,具综合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本课程也可以作为其它java程序设计学习者的入门实践课程。
       本课程适合已经具学习了javaSE技术基础及UML与软件工程后,想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较复杂的软件系统开发的同学。

       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掌握通用游戏框架设计与实现。即如何应用Java SE基础知识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设计实现一个通用的游戏框架。

       第二阶段:分组实践。完成小组游戏项目开发。即利用通用第一阶段设计好的游戏框架,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一个小组游戏作品的设计开发任务。

        课程内容是软件学院与达内教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了三年的优化调整和沉淀后形成的非常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实训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不但可以使我们能更加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项目开发,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加深我们对面向对象软件程序设计相关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基于对 多态,基于抽象的编程这两个概念理解,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抽象设计的重要性,如何实现抽象设计与具体实现的解耦,从而实现程序的高内聚,低耦合等。 而且,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将与华为云(DevCloud)平台紧密结合,把当前业界先进的软件开发理念、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与业界接轨,让大家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请加进来吧,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维方法:基于抽象的程序设计,提升小组协作开发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后续的中级软件实作,高级软件实作,软件构造,软件系统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提供案例。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Web前端设计与开发

本课程将Q- Walking Fashion E&S项目贯穿到所有章节中,每个章节的任务均是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进行实现,对项目逐步进行迭代、升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并将Web前端课程重点技能点进行强化应用。

课程重点介绍Web前端设计相关的各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

第一篇:HTML基本标签,介绍HTML语言基础知识以及HTML的基本标签;

第二篇:HTML页面布局元素,介绍HTML的表格与框架以及HTML表单;

第三篇:CSS3,介绍CSS语言基础知识,CSS页面布局以及CSS3新增功能;

第四篇:JavaScript,介绍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语法、JavaScript对象、BOM和DOM编程;

第五篇:HTML5,介绍HTML5的拖放功能、HTML5的多媒体播放功能、HTML5的本地存储以及HMTL5表单功能;

第六篇:jQuery框架以及自定义插件。

教师: 彭丰平, 蔡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本课程是从数量化的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在概论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数学实验中,首先将设计一系列的服从均匀分布、正态分布、0-1分布与二项分布的随机试验,让学生通过软件的仿真模拟试验更好地理解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其次,基于计算软件设计了常用统计分布表查表实验,包括泊松分布查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查表、t分布查表、F分布查表与卡方分布查表等。再次,还设计了针对数组的排序、分组、直方图与经验分布图的一系列数学实验。最后,针对实验数据的散点图与线性回归分析设计一系列数学实验。这些数学实验将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核心内容的理解,拓展解决相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 申淑媛

EXCEL高级应用

        Microsoft Excel是最优秀的电子表格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是在个人及办公事务中进行表格处理、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的理想工具。会计人员可以用它进行财务处理;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用它进行财务分析;证券管理人员可以用它进行投资及证券交易的各类数据和图表分析;办公人员可以用它管理单位的人事档案,进行工资计算和绩效考评等日常工作。

       该课程正是以上述题材为核心,介绍EXCEL在数据的组织、管理、计算、分析、图表处理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强大功能。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数据的组织、管理、计算、分析、图表应用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工作表设计、数据录入、数据格式化、数组公式、图表应用、函数、名称等基础知识;数据排序、查找、透视、筛选、迷你图、切片器和分类汇总等数据管理功能;数据审核、单变量求解、模拟运算、方案分析、规划求解等数据运算和分析功能;EXCEL与外部数据交换、查询、宏与VBA程序等数据查询和程序开发的内容。

教师: 陈赣浪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是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过程规范、软件过程标准体系、软件过程成熟度及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以及软件过程的组织管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流程、方法和实践,还涉及软件过程评估和改进的框架、模型和实施细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全过程,深刻理解软件过程的框架、标准和内涵,能够将软件过程模型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之中,并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方法,以解决软件软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软件过程。

教师: 苏海

2017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学会各种交互设备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各种交互技术;理解并掌握可用性分析原理并对界面的可用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及软件结构。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在基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模型、原则以及模式;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掌握各种交互技术和常用设计方法,能够应用各种交互物件为复杂软件系统设计人机交互方案;理解人机交互的评估原则,能够对人机交互界面做出正确可用性评估;能够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建模及实现相应地人机交互界面;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师: 张承忠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涉及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具有工程性、实践性与实用性等特征。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1-16周),其中理论课每周2学时,实验课每周1学时,共48学时。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用工程化的方法高效地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初步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软件构造和软件过程与管理等软件工程专业的后继课程作准备。

教师: 蔡妍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系统介绍软件体系结构的原理、方法和实践。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篇  介绍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发展和应用现状;

第二篇  讨论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包括“4+1”模型、核心模型、生命周期模型以及抽象模型;

第三篇  介绍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包括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管道与过滤器、数据抽象、面向对象、分层系统、仓库系统以及C2风格)、客户/服务器风格(C/S风格)、三层C/S结构风格、浏览器/服务器风格(B/S);

第四篇  讨论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方法,重点介绍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第五篇  介绍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相关知识,重点讨论基于XML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第六篇  讨论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介绍Web Service的相关内容;

第七篇  介绍富互联网应用体系结构,重点讨论AJAX和Mashup技术;

第八篇  讨论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重点介绍MVC开发模式和中间件技术。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软件工程思想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掌握软件分析和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思想,并能在实际中应用。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分析师或软件架构师,并为其在该领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 彭丰平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软件工程”等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多媒体技术》课程以设计行业常用软件为技术支撑,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协同创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和简单的动画实现。为以后学习《网页设计》、《人机交互设计》《虚拟现实》《游戏引擎》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本门课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社会实用技能的提升和美学的培养。课程紧密结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并推送优秀作品参赛。
•本门课程1学分,基本教学周课时数是:1节(理论)-1节(实验),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2.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
                                   3.音频处理技术(Audition)
                                   4.动画制作技术(Animate)
                                   5.视频编辑技术(AfterEffects) 
教师: 李琴, 张洋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应用设计;使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的相关软件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媒体工具应用能力,以及用媒体创新性的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今后专业中,例如软件外观界面设计、项目视频设计、汇报展示视频制作、个人成果媒体展示,以及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媒体类作品的设计、开发与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基于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能交流能力、思政素养。

教师: 丁美荣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等工科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

一、教学目标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编程思想、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学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问题的求解,同时对算法及其在计算机内的实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数据结构》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的教学目标还包括有: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1.课程的性质

《C语言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大类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在我们“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C → C++ → JAVA →Android → VC++与多核并行编程/J2EE”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主线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它支撑了对C/C++和JAVA两大类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

2.课程的地位

这里主要讲的是前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C语言程序设计》是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和计算机软、硬件类课程的前导课程。

它本身的前导课程是:中学数学、高等数学(小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的后续课程(即:直接相关的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描述)、数据结构与算法(C++描述)、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机器人技术、VC++与多核并行编程、Linux系统等。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C语言程序设计》与其它专业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如果按照层次结构来分的话,《C语言程序设计》处于最低层,是它们的基础,是其它很多后续课程的先导课。《C语言程序设计》的内容是全国计算机软件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三、教学理念践实“理-实一体化”,通过程序设计,培养学生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素养;通过小型项目的设计与编程开发,增强对编程和问题求解的基本体验;让学生积累软件开发的基本经验,为学生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4学分,基本教学周课时数是:3节(理论)-2节(实验),课程开设时长是一个学期。

Java SE 程序设计 (2022软件工程)

《JAVASE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讲授JAVA语言的语法基础(变量,程序流程结构,数组,字符串),JAVA面向对象的特性(类,继承,接口,多态),JAVA异常处理,集合类,Swing,事件,IO,枚举,泛型,多线程,网络通信,数据库操作等JAVA SE的相关的知识。最后以JAVA SE的知识为基础,以一个满足现实需要的实际项目为依托,讲授JAVA图形化界面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48学时)+在线学习(24学时)

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快速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相关知识点;软件设计思维方法;组织项目小组开展讨论;开展关键问题专题学习或讨论。

在线学习目标与任务:掌握软件项目设计开发的过程、工具、方法。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教学视频的引导下,完成项目的某个模块,通过学习掌握软件项目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完成该项目未完成部分,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开展学习评价活动。

教师: 陈恒法

2016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学会各种交互设备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各种交互技术;理解并掌握可用性分析原理并对界面的可用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及软件结构。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在基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模型、原则以及模式;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掌握各种交互技术和常用设计方法,能够应用各种交互物件为复杂软件系统设计人机交互方案;理解人机交互的评估原则,能够对人机交互界面做出正确可用性评估;能够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建模及实现相应地人机交互界面;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师: 张承忠

软件测试与质量(21级)

       《软件测试与质量》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培养学生进行软件测试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当今流行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

       本课程是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软件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两大类。黑盒测试方法里主要包含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和因果图法;白盒测试方法主要包含逻辑覆盖法和路径测试法。除此之外,还要学习软件测试计划和软件测试报告的撰写,软件测试步骤的制定。另外还必须掌握至少两门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本课程在计算机类学科的本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对软件测试重要性的认识和软件测试技能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由于学时限制,实验方面主要实践功能测试工具Selenium和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的使用,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目的在于精,不在于广,使得学生能够胜任软件测试的工作。对学生在银行、证券、电子商务等行业就业提供坚实基础。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流行的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在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作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