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做Metaphor作业的时候有些没有头绪,后来用图片“自圆其说”的过程中慢慢更深入地思考化学教育目的。虽然我从一开始就觉得培养学科素养应该是最终的目的,但是会有一种没有底气的感觉,上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如果未来的每节化学课都能做到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去设计课程,逐渐积累下来应该是能够达成培养学科素养的,所以以后应该以这样的目标来要求自己。
在做作业的时候,我也和自己其他专业的朋友讨论了一下化学教育的目的,朋友觉得学完之后知道能以多一个视角,比如微观的原子、元素的视角去了解世界,虽然在生活中没事也不会这么想,但其实也算是在心里埋下了一把开启不一样的世界的钥匙吧。
CTO组分其实上学期课程老师也有提到过,只是小组作业提交之后才想起来。以“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来审视一节课的取向是非常有用的方法,要注意这节课有没有体现学科价值和育人的方面。还有KoL需要引用文献说明,以及需要留意课标、教材中的“情境”内容并运用到课堂当中。
这节课很有启发性。
最后想问老师两个问题:
①POE教学策略和5E教学策略在描述教学策略的时候怎么区分?我感觉5E当中可以包括POE的内容,不知道可以这样理解吗?
②我们小组在讨论中对“分类观”不太理解。氯气与不同物质(与水、碱等)的反应在SMK当中能不能作为“分类观”的体现呢?我个人感觉像将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这样分类才能算作”分类观“。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