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1: 思考与讨论 (Teacher-facilitated)

Activity 1: 思考与讨论

Activity 1: 思考与讨论

by 邱新妮 20172421128 -
Number of replies: 2

1、我平时写的“化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

①教学内容②学情分析③教学目的④教学重难点⑤教学方法⑥教学流程⑦板书设计

(按理来说还应该包括学习评价,但我不常写)

 

2、对于“化学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我认为它们存在以下联系:

教学内容一般先通过分析课标和教材初步确定,而后根据学情分析,可以适当补充或者删减一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得到一份大致的教学流程框架,而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设计则是对教学流程的细化。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案的基础内容,在对学生情况分析后可以确定,能够对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大致方向,同时它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学重难点通常可以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

 

3、①教学内容包括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首先应该先分析课标中对这节课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那种水平,思考可以怎么利用课标中的情景素材:再看教材,需理清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确定教学重难点。

②学情分析包含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科能力、思维特点、班级群体特点的分析,一般可以通过平时上课过程中,或者教学成果评价,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③教学目的是教学最终成果达到的程度的描述,能够完成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④教学重点可以包括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原理或者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是化学物质的应用等等,教学难点往往是教学重点中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混淆的内容。

⑤教学方法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果得到提高的在课堂上实施的教学手段。

⑥教学流程设计了整一堂课中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进行过程,以及预测了学生可能有的反应,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流程。

⑦板书设计可以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概括,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探究线、活动线或问题线,可以用在课堂的总结中,帮助学生整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⑧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能够反应学生的薄弱点并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也能表现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问题。

 

4、我认为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有以下特征:

教学目标能包括五个化学核心素养;学情分析具体详尽,能够对应给出对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能够符合学情;教学流程应该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能够以活动、问题或者实验探究展开;教案的每一部分应该统一,且能够一一对应;应该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评价。

 

5、我认为要完成一份“好”的化学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对教学内容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知识;教师还需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能够针对学生情况设计教案学案;有一定的语文功底,能够在编写教案时措辞精确恰当。

教师要有创新思维,能够与时俱进,对课本实验、情景素材不断优化改进。教师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设计教案时有理有据,逻辑缜密。



In reply to 邱新妮 20172421128

回复: Activity 1: 思考与讨论

by 林湘君 20172421036 -
非常赞同新妮的想法!有一点点小问题,就是教学设计里包括的应该是教学目标吧?你写成了教学目“的”哦~
In reply to 林湘君 20172421036

回复: Activity 1: 思考与讨论

by 邱新妮 20172421128 -
哦!对!这里确实是写错了。经过你提醒,我才意识到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概念有些混淆,看来我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谢谢你帮我指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