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上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其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是如何构成物质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理论性占有一定的篇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利用实验和flash动画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和动画来直接感受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氯化钠和氯气的形成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
(2) 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3) 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正确表达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分析抽象出离子键概念,学会掌握一类概念的方法。
(2) 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规范的实验流程学习,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