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平时写的“化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习题布置,板书设计。
2.我认为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循序渐进的,当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需要先通过分析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再确定教学目标,接着划出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3.对于上述内容的具体内涵,我是这么确定的:
课标分析:查阅最新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教材分析:查阅考试大纲对所教内容的要求,结合自身的高中学习经验,翻阅高中课本,以及查阅相关文献。
学情分析:结合自身经历、查阅高中教材,定位该学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查阅相关文献。
教学目标:结合课标和考试大纲对该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
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考试大纲要求,查阅相关文献确定。
教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联系课堂所学知识以及化学教学论的课本知识,采纳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有时也会添加一些自己创新的想法。
教学媒体: 根据采纳的教学策略来确定需要的教具。
教学流程图:根据整个教案的教学思路来绘制。
教学过程: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型,学生情况,教学目标,以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想法来设计。
习题布置:结合教学目标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结合教学过程来归纳绘制,突出重难点。
4.我认为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学思路清晰,架构完整,逻辑性强,适用于学生当下的情况,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
5.我觉得要完成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具备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