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平时写的“化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我平时写的“化学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课标要求、课本内容、教学要点、教学思路等等),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
2.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的?
我认为这些内容相互之间是有关联性的。比如在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内容时,我们不仅会从课标、教学要点去思考,也会思考学生在初中阶段曾经学习过以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从而会想办法将我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以往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行联系,这一个过程其实是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关联。我们的课程内容实际应该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结合学生情况来设计。
抑或是另一个例子: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我们需要联系学生情况,针对重难点,并且能够体现教学理念。比如上学期在设计“钠与水的反应”的教学方法的时候,我采用了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钠与水的反应。
3. 你是如何确定上述内容的具体内涵的?
通过阅读教材、阅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查阅相关课题的文献、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等方法,此外,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要加入自己的对于该课题的思考和设计,不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4. 你认为“好”的化学教学设计应具有哪些特征?
我认为“好”的化学教学设计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①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完整,板书设计合理,具备一份化学教学设计应当具备的基本内容;
②在上述基础条件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应当围绕学生展开,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
③符合课标要求,可以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④经过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在参考优秀的教学设计之后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设计理念。
5. 要完成一份“好”的化学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哪些知识、思维..?
我认为要完成一份“好” 的化学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具备:
①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即对本课题的熟悉程度要有一定的要求;反复阅读教材、课程标准、一些参考文献、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等文献资料;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即一名教师应当具备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②教师技能:设计教案的能力、管理学生与课堂的能力
③思维:逻辑思维,如设计教学流程时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才可以让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联系;创造思维,因为在写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创新点,此外,化学这么学科也是需要不断的创新、探索的,所以,创造思维也是必要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