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平时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
1、教学总体设计
2、教学内容分析:①课标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文献分析
3、学情分析:①学生已知②学生未知③应用对策
4、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5、教学重难点
6、教材优化设计
7、课前准备
8、教学流程图
9、教学流程设计
10、板书设计
二、我认为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1、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可以初步提炼教学的重难点。
2、分析学情,可以为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
3、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优化处理。进行完上述步骤以后,便可以结合对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初步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板块划分,再结合教学内容的指导,设计教学流程。
4、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每个板块的时间分配、任务、问题、活动、情境等的设计,完善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5、根据教学流程进行简略的教学流程图设计,使每个板块的内容更加简洁、清晰地供我们阅读使用。
6、板书设计可以简单梳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使教学流程清晰地呈现。
三、1、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结合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材内容和架构的设置,不同文献基于不同视角进行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
2、学情分析: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课前预习检测等了解学生的情况。从知识、心理、学习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这些情况,结合课标中的教学提示,提出相应的对策。
3、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教学重难点:基于先前的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进行设计。后续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开展进一步完善。
4、教材优化设计:参考相关改进文献,结合课标、学生的情况进行优化。
5、教学流程:依据上述分析进行设计,在最后设计课后练习中参考相关的高考热点题目。
6、课前准备、板书设计: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板书设计还会突出教学重难点。
四、1、体现课标要求和学科的核心素养。
2、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3、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环环相扣,相互联系。
4、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设计合理,有明确的教学重难点。
5、有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
五、1、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
2、相应的教学科学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化学教学论等。
3、组织教学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教学的设计要清晰有理。
4、教学研究和科学创新能力,能对相关的实验进行优化改进。
5、敏锐的时代意识,能结合生活热点进行教学。
6、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