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组 20172421034苏弘霖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17 回帖数: 11 组内讨论 永久链接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0 我觉得由之前分析可得教学目标: 1、通过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探究,认识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初步建构化学平衡移动的定性模型。 2、通过分析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现象,解释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初步建立基于证据推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视角。 3、通过Qc、Kc判据分析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认识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进而建构化学平衡常数模型。 4、通过分组讨论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认识化学平衡移动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0 评价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的总结,诊断并发展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移动定性模型的认识水平。 2、通过对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现象的交流与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证据推理结论的思路水平。 3、通过对Qc、Kc判据与化学平衡移动之间关系的总结,诊断并发展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移动定量模型的认识水平。 4、通过对实际生产生活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1 还有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符号表达和运用;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模型建构,平衡移动状态的定量判断。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7侯晓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9:49 我觉得教学目标前面两点要不要适当的合在一起呀~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7侯晓蓓 回复: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00 有想过合在一起,但是觉得分开了能更好地对应评价目标。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7侯晓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9:48 以下是我的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docx 教学内容分析.pdf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18谢斯琪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0:58 第一部分设计思想概述 一、设计思想.docx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34苏弘霖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11 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pdf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30彭秀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22 改了板块一的情境。我觉得板块二是问题情境,制作认知冲突。板块一从化学史入手,可以与板块三的哈伯法制氨形成呼应。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30彭秀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20 教案三列表在这里 教案设计.docx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59伍政民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3:05 昨晚的半成品以及今天小贝大佬弄好的成品 学情分析.docx 新增 Microsoft Word Document.docx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0 我觉得由之前分析可得教学目标: 1、通过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探究,认识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初步建构化学平衡移动的定性模型。 2、通过分析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现象,解释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初步建立基于证据推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视角。 3、通过Qc、Kc判据分析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认识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进而建构化学平衡常数模型。 4、通过分组讨论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认识化学平衡移动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0 评价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的总结,诊断并发展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移动定性模型的认识水平。 2、通过对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现象的交流与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证据推理结论的思路水平。 3、通过对Qc、Kc判据与化学平衡移动之间关系的总结,诊断并发展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移动定量模型的认识水平。 4、通过对实际生产生活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1 还有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符号表达和运用;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模型建构,平衡移动状态的定量判断。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7侯晓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9:49 我觉得教学目标前面两点要不要适当的合在一起呀~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7侯晓蓓 回复: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00 有想过合在一起,但是觉得分开了能更好地对应评价目标。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0 评价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的总结,诊断并发展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移动定性模型的认识水平。 2、通过对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实验现象的交流与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证据推理结论的思路水平。 3、通过对Qc、Kc判据与化学平衡移动之间关系的总结,诊断并发展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移动定量模型的认识水平。 4、通过对实际生产生活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1 还有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符号表达和运用;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模型建构,平衡移动状态的定量判断。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7:21 还有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符号表达和运用;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模型建构,平衡移动状态的定量判断。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8刘琳菲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7侯晓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9:49 我觉得教学目标前面两点要不要适当的合在一起呀~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7侯晓蓓 回复: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00 有想过合在一起,但是觉得分开了能更好地对应评价目标。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107侯晓蓓 回复: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8刘琳菲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00 有想过合在一起,但是觉得分开了能更好地对应评价目标。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107侯晓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19:48 以下是我的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docx 教学内容分析.pdf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34苏弘霖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11 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pdf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30彭秀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22 改了板块一的情境。我觉得板块二是问题情境,制作认知冲突。板块一从化学史入手,可以与板块三的哈伯法制氨形成呼应。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30彭秀泓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2:22 改了板块一的情境。我觉得板块二是问题情境,制作认知冲突。板块一从化学史入手,可以与板块三的哈伯法制氨形成呼应。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20172421034苏弘霖 回复: 第7小组 20172421059伍政民 -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23:05 昨晚的半成品以及今天小贝大佬弄好的成品 学情分析.docx 新增 Microsoft Word Document.docx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